漢獻帝劉協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三國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出生於皇親國戚的名門貴族劉辯生母,而劉協的生母地位較低,所以由既是嫡子又是長子的劉辨來即位。本來毫無懸念。但是漢靈帝卻更加喜歡小兒子劉協,因此對太子的人選始終猶豫不決,作為何皇后的哥哥,何進當然希望自己的親外甥劉辯能順利即位,而以蹇碩為代表的宦官勢力,卻怕外戚勢力因此做大,所以轉而擁立劉協。
因為宦官勢力過於強大,何進和袁紹兩方人馬相互鏈接形成一方勢力。雙方劍拔弩張,擺開決戰的架勢,公元189年四月,33歲的漢靈帝劉宏在洛陽去世,劉宏的死使得兩派之間本就微弱的平衡被打破,蹇碩本來想將何進誘入皇宮殺掉後,扶持劉協上位,但是計劃洩露,何進逃過一劫,於是十四歲的嫡長子劉辨得以順利即位,此時的袁紹儼然已經成為何進的主力謀士參謀。
於是在二人的謀劃下。蹇碩被逮捕後處死,袁紹又勸說何進應該趁熱打鐵,斬草除根,將所有宦官殺光。何進同意袁紹的計劃。但是何太后卻表示反對,袁紹眼見計劃無法實施,就出起了餿主意,那就是召見并州牧董卓等人帶兵入京以威脅何太后就範。
眼見大難臨頭,於是以宦官張讓為代表的十常侍決定先下手為強,他們埋伏在宮中,將何進襲殺,何進一死,局面再也無法控制袁紹和袁術等人得知後立刻帶兵入宮。將宮內兩千多名宦官不論老幼全部殺死,只有張讓等人將皇帝作為人質拿來威脅。萬般無奈之下,宦官們集體投河自盡。很快駐紮在洛陽城西的董卓聞風而動。他帶領三千兵及時趕到。
簇擁著劉辯和劉協浩浩蕩蕩的開進洛陽城。至此,長期以來交替執政的外戚勢力和宦官勢力同歸於盡,東漢帝國出現權力真空。董卓則被拜為司空趁機掌握了朝政大權。進京後董卓迅速收編了大將軍何進的部將和兵馬,很多良將便是此時跟隨董卓的。比如張遼,董卓是隴西臨洮人,父親做過縣尉,因此他屬於庶族地主出身。
而不是世家大族,在涼州一代的從軍生涯中,他憑藉著自己一生的努力和奮鬥才有了現在的一席之地,所以那些貴族們都十分的看不起他甚至是對其非常鄙視,為了能夠在群臣之中讓自己的威信和地位有所提高,於是董卓便有了扶持新帝的想法。公元189年九月,在董卓的帶領之下,年僅僅九歲的劉協被扶上帝位,也就是後來的漢獻帝劉協。很快失去了外戚勢力庇護的何太后及劉辯娘倆先後被董卓毒殺身亡,董卓好讀書,懂兵法,有一定的文化素養,並不是莽夫。
更不是一個政治白癡,他的想法是通過體制改革,建立一套新的朝政秩序,因此他對很多出身官僚地主的名士加以籠絡,比如荀彧的叔叔荀爽,楊修的父親楊彪大學者蔡邕等人都被破格陞遷就連司徒王允也是此時被董卓提拔上來的。董卓甚至將自己的敵人袁紹為渤海太守,袁術為後將軍,王匡為河內太守,鮑信為濟北相,我們在看到同盟軍舉起義旗,宣誓討伐董卓時,卻很少有人知道大部分人的官職其實都是在董卓主政時期才獲得的。
但是董卓庶族地主的身份卻是永遠也無法改變的。這也就注定了不管他怎樣拉攏怎樣重用絕大多數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僚還是從心底裡看不起他,不願意與他合作,再加上常年的軍營生活使得董卓養成了殘暴的性格動不動就採取強硬的手段更使其大失人心,最關鍵的一點還是董卓對部下過於寬縱,他手下的涼州兵大多十分野蠻。他們經常在洛陽城內搶劫富戶。
搜刮財物,禍害婦女。而董卓卻沒有對他們的行為作嚴格的約束,致使很多人,尤其是洛陽城中的豪門都對董卓非常失望。公元190年正月群雄們打著討伐董卓的旗號相約起兵,一時間乾坤逆轉,風雲變色。漢末的天下正式進入軍閥混戰階段。
而曹操和孫堅等人更是抓住機會,喧賓奪主,就此站上了時代的潮頭。歷史總是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發和警醒。身為帝王,漢獻帝劉協有很多的言不由衷,身不由己,雖然身在高位但是卻處處受到牽制,也是十分的無奈與辛酸。對於漢獻帝劉協而言本應該是天下的主角,但是卻沒有一天是他的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