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十常侍是東漢末年的宦官集團,他們把持朝政、賣官鬻爵。並且橫徵暴斂、魚肉百姓。可是由於深受漢靈帝寵幸,滿朝文武對他們的行為敢怒而不敢言。可是孫堅偏偏與這一團體關係密切。如此遭國人切齒痛恨的宦官怎麼會與頂天立地的英雄孫堅有染呢?
一、十常侍究竟是誰?
《三國演義》裡的十常侍是指: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而在《後漢書》裡卻是指: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十二人。
兩個版本中有五個人相同,《後漢書》裡其他的七個人被《三國演義》作者刪掉換成了五個,從而形成了「十」的整數。羅貫中為什麼這樣做呢?我想,他有著深層考慮。
首先,增加曹節符合作者「尊劉抑曹」的思想。曹節是東漢末年的宦官之一,曾劫持竇太后和漢靈帝,矯詔殺死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又與侯覽等宦官製造了第二次黨錮之禍,被誅殺、流放和囚禁的士人達數百人。侯覽與曹節分別死於熹平元年(172年)、光和四年(181年),而三國故事始於中平元年(189年),這顯然是作者剪裁的結果。
另外,曹節與曹操有著淵源,曹操的曾祖父、女兒都叫曹節,這有些令人費解。
蹇碩也與曹操有些瓜葛,《曹瞞傳》說,曹操任洛陽北部尉的時候,蹇碩的叔父帶刀夜行犯了禁令被曹操殺掉。蹇碩還曾經是曹操的領導,《三國誌·張楊傳》:靈帝末,天下亂,帝以所寵小黃門蹇碩為西園上軍校尉,軍京都,欲以御四方,徵天下豪傑以為偏裨。太祖(曹操)及袁紹等皆為校尉,屬之。
張讓、趙忠是十常侍最重要的成員,《後漢書·宦者列傳》把他倆並為一傳就是明證。趙忠少小的時候就任給事中,後為小黃門、中常侍,因有功封都鄉侯,趙忠與張讓同為大長秋(內宮總管),趙忠還兼任車騎將軍,甚得靈帝寵幸,靈帝常說:「張常侍(張讓)是我公,趙常侍(趙忠)是我母。」
常侍、中常侍都是隨侍皇帝的太監,雖然官職不大,但因其地位特殊,所以常能左右朝政。無論是十人還是十二人,他們都是「十常侍之亂」的代表,代表著一個集團、一種現象。
二、孫堅的晉陞與趙忠的提攜
孫堅首次露面在《三國誌通俗演義》(非流行本《三國演義》)第三回,當時黃巾軍首領張角、張寶、張梁已死,征剿黃巾已近尾聲的時候孫堅才率軍參戰。
等到戰爭勝利以功論賞之時,主帥朱俊拜車騎將軍,河南尹,朱俊上表劉備、孫堅之功希望朝廷封賞,這時書中有一句話很有意思:堅(孫堅)有人情,除別郡司馬,辭玄德而去。惟玄德聽候日久,不得除授。這個意思是說,因為孫堅有人情才被封為別郡司馬,查《三國誌·孫堅傳》的確擔任過郡司馬、別部司馬之職。那麼,孫堅有人情,到底有什麼人情呢?
《三國誌通俗演義》第四回「何進謀殺十常侍」有這樣幾句話,黃巾餘部區星在長沙作亂,戰報傳進宮中,十常侍故意隱藏不報,諫議大夫劉陶、司徒陳耽捨命向靈帝勸諫,結果被十常侍進讒言殺害。之後「趙忠差人以孫堅為長沙太守,討區星,不五十日,報捷,江夏平復,奏封孫堅為烏程侯。」
原來孫堅與趙忠竟然有著表裡相依的關係,難怪劉備等參與大小三十餘戰都沒有得到封賞,孫堅只一戰就封為別部司馬,隨後又晉陞太守、烏程侯。後來何進召董卓進京誅殺宦官,趙忠等被殺董卓篡權,群雄並起,孫堅興兵,表面上誅討董卓,實際上大有為趙忠報仇之嫌,另外,孫堅能夠在戰亂之中得到玉璽恐怕也非偶然。
勇摯剛毅有忠壯之烈的大英雄竟然與臭名昭著的十常侍有染,實在令人汗顏,然而這就是歷史。歷史並非黑白分明,其中也存在著極為複雜的關係。就如我們怎麼也不會將孫堅與十常侍聯繫起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