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瞭解孫權追封的事情,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三國爭霸,可以說孫吳的情況最為特殊,曹魏受漢獻帝劉協「禪讓」而來,自認為繼承了漢的正統,所謂「代漢者當塗高」。蜀漢開國君主劉備自認為繼承了漢的正統,不承認曹魏的合法性,雙方互為仇敵。而孫吳的情況就較為尷尬了。孫權是229年在武昌登基稱帝的,追封其父破虜將軍孫堅為武烈皇帝,其母親吳氏為武烈皇后,哥哥討逆將軍孫策為長沙桓王,立孫登王太子為皇太子,將軍官吏都進爵加賞。
孫策在內心深處是絕不願意傳位給他弟弟的,但是他卻沒有辦法,兒子小,強行即位只有死路一條,也看出弟弟孫權沒有自己拓疆的本事,但卻又守成之才,能把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守住。就算他想等將來兒子們長大後讓孫權把位子還回來,也是絕對不敢說出來的,不然很有可能他的兒子們是活不了的。只能指望將來孫權發善心能把位子還給他兒子,但你想又有幾個男人會不貪戀到手的權位呢。從前期剛剛繼位看,孫權謙遜好學,禮賢下士,江東也穩如磐石。用孫策臨終的話說,打江山你不如我,守江山我不如你。可是隨著威望的不斷提升和江東的逐漸穩固,孫權人性的一面全面迸發。他不封自己的哥哥孫策為皇帝有這幾個原因。
一、為了帝位的繼承。這是因為孫策身後有子,如果追尊為帝,那麼孫策的子孫也是皇位的合理繼承人,這樣皇位的繼承就有兩條途徑,容易引起混亂,孫權也不會願意的,所以最後孫權只追尊孫策為王。這是有先例的。王莽時期,劉秀和哥哥劉演一同起義,後來被當時的義軍領袖更始帝劉玄找借口殺害了。劉秀稱帝后,先是追封劉演為齊武公,過兩年又升級為齊武王。也就是說,在孫權之前擺著一個現成例子,劉秀給自己哥哥追封的也是王爵。所以這做法無可厚非。孫權的不厚道的地方是,孫策兒子連王爵都沒有。孫策之子孫紹封為吳侯,後來改封上虞侯。孫紹死後,兒子孫奉繼承爵位。孫皓時期,有流言說孫奉應該當皇帝,於是孫孫皓令將他處死。
所以陳壽也覺得孫權做的過分,評價了一句「子止侯爵,於義儉矣」——就封了個侯爵,實在不厚道。二、孫權薄恩寡義。《三國誌》裡說孫權猜忌心重。從孫權登基以後對待陸遜,顧泳,張昭來看。孫權絕非一個寬仁皇帝。對比一下劉備曹操。在對待屬下和宗室最狠的就是孫權,宗室內鬥最慘,最狠就是東吳。孫權處處防範大概哥孫堅一脈。而自殘最嚴重的恰恰是自己的兒孫,真是最大的譏諷。不過,東晉史學家孫盛認為,孫權不追尊孫策為帝是基於當時的政治形勢考慮的,雖然不符合情理,對於社稷國家卻是有利的。司馬炎再被詬病,他也追認了他的伯父司馬師晉景皇帝,廟號世宗,景是一個好謚。這就導致了合法繼承人太多了,按照兄終弟及的說法,司馬昭的弟弟有繼承權,司馬炎的弟弟有繼承權,司馬衷的弟弟也有繼承權,結果誰都不服誰,為了爭奪皇位,終於爆發了八王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