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袁紹曹操相爭之時 劉表為何不趁機北伐?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袁紹曹操相爭之時 劉表為何不趁機北伐?

劉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陽郡高平(今山東微山)人。漢魯恭王劉余之後,東漢末年名士,漢末群雄之一。他身長八尺餘,姿貌溫厚偉壯,少時知名於世,與七位賢士同號為「八俊」。為大將軍何進闢為掾,出任北軍中候。後代王睿為荊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為輔。李傕等入長安,劉表遣使奉貢。李傕任命劉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假節,以為己援。

在荊州期間,劉表恩威並著,招誘有方,使得萬里肅清、群民悅服。又開經立學,愛民養士,從容自保。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據地數千里,帶甲十餘萬,稱雄荊江。

公元200年,盤踞北方的兩大諸侯袁紹和曹操,終於到了必須兵戎相見的時刻。此時,袁紹已經消滅了幽州的公孫瓚,擁有了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四州之地,而曹操也消滅了徐州的陶謙、劉備勢力,使得兗州、豫州、徐州連成一體,而此時,呂布已死,起初盤踞南陽,後來退守淮南的袁術也一敗再敗,在199年被曹操徹底消滅。此時的北方除了遠在遼東的公孫度,偏居涼州的馬騰、韓遂,再無其他諸侯。

袁曹之間的鬥爭歷經多年,一直到207年,袁紹之子袁尚、袁熙被公孫度殺死,以袁紹勢力被消滅,曹操一統北方告終。其間,劉表有多次機會爭雄天下,可惜全都放棄。最有名的是在公元207年,袁尚和袁熙遠遁烏丸,倚靠烏丸大單于蹋頓庇護,以求鹹魚翻身,重奪冀州。當時,劉備寄居荊州,曾經向劉表建議突襲許都,可劉表沒有採納。等到曹操率領大軍勝利歸來,《漢晉春秋》中劉表說:「不用君言,故失此大會也。」劉備回答說:「今天下分裂,日尋干戈,事會之來,豈有終極?若能應之於後者,則此未能足為恨也。」

劉備說這些話,不過是安慰劉表。轉過年來,到公元208年,曹操率領大軍開始南征,劉表也隨即病逝。其實,就算是劉表還活著,要想改變荊州的命運也是難上加難。

那劉表究竟為何,放棄了自己此生最後一次進軍中原,爭霸天下的大好機會呢?

是劉表沒有膽量嗎,沒有見識嗎?

在公元190年,荊州剛剛經歷刺史被殺的混亂,劉表孤身單騎進入荊州。當時的荊州,外有諸侯窺視,內有宗賊霍亂。劉表採納荊州本土傑出人物蒯越、蔡瑁的建議,殺掉盤踞荊州各地,不服官府管轄的宗賊首領,在江陵、南陽站穩腳跟。然後派遣蒯越遊說割據襄陽的農民義軍勢力,許以富貴,不戰而得襄陽。之後南收零、桂,北據漢川,不用幾個月就消滅了各地豪強勢力,坐擁荊州千里沃土將近二十年。劉表不可謂沒有膽量,沒有見識。

對袁紹和曹操的基本對策,是劉表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

第一個,劉表有野心,但並不貪心。

當初,劉表的手下長沙太守張羨反叛,劉表寫信表明心志:「內不失貢職,外不背盟主,此天下之大義也。」劉表和自立為帝的袁術不同,和另立皇帝的袁紹也不同,和有宏圖遠略的曹操更不同,劉表有野心,但並不貪心。

劉表的荊州刺史是朝廷正式冊封的,而之後多年,即便是在天下諸侯紛紛自立的時候,劉表也沒有斷絕對漢帝的供奉,該交的錢都交。而對於關東聯軍的首領袁紹,劉表也一樣表示尊重。董卓作亂,廢立天子,袁紹是關東義軍盟主。之後,曹操挾天子令諸侯,袁紹也宣稱擁有衣帶詔討伐曹操。誰是誰非,劉表無力決定,於是,劉表即尊奉皇帝,也尊重盟主,兩邊不得罪。

於是,官渡之戰時,袁紹派人請求袁紹偷襲曹操,劉表答應了但是不出兵。曹操以天子的命令安撫劉表,劉表也並不出兵幫助曹操。劉表「欲保江漢間,觀天下變」,好好看著荊州這一畝三分地,劉表也就知足了。

第二個,劉表不貪心,但又不死心。

在當時,有個名叫韓嵩的官員,曾經勸說劉表。韓嵩以為,作為荊州之主,劉表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趁著兩雄相爭,自己率軍突襲,做最後得利的漁人;一條是亮明自己的態度,選擇一個合適的主子。劉表如此坐觀成敗不但不能收穫好處,最終兩邊不討好。在亂世,中立是辦不到的。韓嵩特別推薦臣服曹操,認為曹操很不錯,重用賢才,最後必定戰勝袁紹,一統北方。那時曹操率軍南征,劉表恐怕就擋不住了。

當時,劉表手下最信任的大將蒯越也支持歸順曹操,劉表有些猶豫,就派韓嵩到許都打探虛實。結果韓嵩從許都回來,得到曹操許多賞賜。被曹操任命為侍中兼零陵太守,搞的劉表很惱火,派兵想殺掉韓嵩。劉表覺得,韓嵩是因為賣了他劉表,才換取這些官職。還是劉表的老婆出面勸諫,劉表才放韓嵩一馬。

劉表不支持袁紹,不歸順曹操,因為他老人家把荊州看成了自己的家產,雖然別人的家產他不眼紅,但是也絕不允許別人染指他的一畝三分地。劉表不貪心不假,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荊州。劉表不想爭奪天下,但想永霸荊州。

於是,在韓嵩勸說時,韓嵩以為自己已經成功勸說劉表歸順曹操,滿心高興。其實,劉表只是想試探下朝廷,也就是曹操對自己的態度。可沒想到曹操對劉表沒有什麼嘉獎,反而重賞一心鼓動自己歸順的韓嵩,從此就可見一旦自己歸順,曹操根本容不下自己。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