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曹爽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三國演義》曹爽氣運爆棚,曹宇客氣上表辭輔國之位,經孫資、劉放的私心的極力推存,明帝接受曹爽輔政,並把他競爭對手趕出京城。明帝封曹爽為大將軍,和司馬懿二人共同輔助曹芳,成為托孤大臣。但是最終明帝選人錯誤,托孤大臣一人身死,一人奪權,魏國江山從此姓司馬。
魏明帝曹睿,魏文帝曹丕長子,在位十三年。在位期間重用司馬懿、曹真,南拒東吳、西抗蜀國,平定鮮卑,攻滅遼東公孫淵。魏明帝在政治、軍事方面的的成績報告單是不錯的,但是曹睿大興土木,修築宮殿,興宮室是一直被後世所評點的敗筆。國未安寧,興私慾,導致國力減退是魏明帝做得不好的地方。
238魏明帝在司馬懿攻伐遼東間的重病,在他去世前一個月,魏明帝立曹芳為太子,拜曹宇為大將軍,夏侯獻、曹爽、曹肇、秦朗等共同輔助朝政。這五個人裡面,全部是曹家人或夏侯家的後代,唯一外姓的秦朗也是曹操的養子,也是曹家的人。
這個情況和的世的曹芳的輔政大臣是不一樣的,後世的輔政大臣只有二個,即曹爽和司馬懿。曹宇是曹操的兒子,當時曹宇得到輔政的命令後,按慣例先上了個書,表示謙虛,說自己能力不足、資歷不夠,就等天子駁回後就開始上任。但是,劇本到這裡就斷了,沒有按往常的情節走。
重病的魏明帝,估計是病的頭腦不清醒了,把這事和二個人說了,這是就這樣走樣了,這二個人是誰呢呢,就是孫資、劉放,時任曹睿的二大秘書。二人為了私心,就說曹宇能力是真的不行,不能承擔位置,而後話一轉就說,曹爽行,可以輔國,就這樣在這二人擺弄下,就把曹爽推上了大將軍的位置。
為什麼會是曹爽成為輔國大臣,再加上後來的司馬懿呢?原來在二人心中,曹爽是能力最不行的,只有曹爽上位,孫資、劉放才會保持他們的秘書的位置。因為孫資、劉放有仇的夏侯獻、曹肇一定不會讓二個繼續待在朝中。二人又為了使人瓜分曹爽的權力,又把能力很強的司馬懿推出來,讓司馬懿和曹爽打對台戲,即後來曹爽和司馬懿二位輔政大臣。
後來的事實證明,曹爽的確是個草包。在沒幾年心態膨脹後,在朝中為所欲為,把整個魏國弄得一片混亂,把司馬懿逼上自己的對立面,但是最後曹爽自成被司馬懿夷三族。從此魏國的大權落到司馬懿的手中,當然孫資和劉放的政治投機是走對了,一直受到重用,站在魏國的權力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