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張昭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公元200年,一手建立江東孫氏霸權的孫策,被刺客謀害身亡。孫策死的時候只有26歲,他的孩子還比較年幼,無法繼承江東的統治權。為了江東地區的穩定與發展,孫策決定讓弟弟孫權繼承自己的地位。孫權繼位的時候,孫策將自己的將軍印掛在孫權的脖子上,並且告訴他說: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隨後孫策又給張昭說:如果孫權可以輔佐你就輔佐他,如果孫權不能輔佐你可以取而代之,假如先生想要投降曹操,也可以坐船回到江北,這些我都不強迫你。
可以說孫策在托孤的時候給了張昭非常大的自主權,張昭可以選擇輔佐孫權,也可以取而代之,甚至還可以去北方去投奔曹操。在孫策去世後,張昭就開始一心一意的輔佐孫權,從來沒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孫策去世的時候,江東地區的其他豪傑想要奪取孫家在江東的勢力,張詔勸說孫權說:孝廉(孫權被舉孝廉,張昭習慣性稱呼他)現在不是哭泣的時候,應該出去安撫部隊。於是在張昭等人的勸說下,孫權騎馬外出巡視部隊。
當時江東地區的其他豪傑都對孫家的勢力垂涎三尺,在看到孫權威風凜凜之後,全都放棄了謀反的想法。在之後的幾年時間裡,張昭一直盡心竭力的輔佐孫權,幫助孫權穩定了在江東地區的統治地位。到了公元208年的時候,曹操率領大軍攻破了荊州,威脅到了江東的統治。當時孫權想要帶領部隊去抵抗曹操,於是詢問大臣們的意見,讓孫權完全沒有想到的是,作為托孤大臣的張昭,竟然在這件事上沒有支持孫權。張昭在得知曹操進攻的消息後,就拉攏了一大批文臣,組成了投降派的勢力,和黃蓋為首的戰爭派在朝廷上針鋒相對。
孫權作為一個英明的君主,自然不想要投降,在得知張照等人的言論後,孫權一直默不作聲。因為張昭在東吳勢力過大,所以孫權也不敢和他翻臉。後來孫權將周瑜請了回來,才阻止了投降派的企圖。在確定開戰後,周瑜帶領軍隊在赤壁大戰曹操,最終擊退了曹操的進攻。那麼作為托孤大臣的張昭,在東吳最危難的時刻,為何要選擇支持投降派的主張,而不去幫助孫權保全江東的基業呢?
其實張昭的這種想法和他的身份有很大的關係,張昭本身就屬於一個普通的文人,和曹操沒有仇恨。正如魯肅說的那樣,如果東吳的其他大臣投奔曹操,都不失為封侯拜相,唯獨孫權投奔曹操必定得不到重用。魯肅的話正是揭露了張昭追求自己的榮華富貴,而不管孫權死活的做法。張照作為當時的一個名士,如果投奔了曹魏,身份仍然不失為一個朝廷重臣。
況且當時的人都有一種忠於大漢的思想,漢獻帝劉協在曹操手中,曹操代表著漢朝中央。孫權充其量只是一個吳侯,無法給張照想要的高官厚祿。孫策手下的司徒王朗在投奔曹魏後,最終做到了三公的級別,張昭為了自己的高官厚祿,才會想要在危難關頭放棄孫權。事實證明,張昭的這個選擇是完全錯誤的,在赤壁之戰後,張昭逐漸被孫權疏遠,臨死都沒做到東吳的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