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三國時期最大的割據勢力,他之所以有此成就,除了與他的雄才大略有關之外,還因為他是一個愛才之人。官渡之戰的時候,許攸來投,他激動的跣足出迎;滅袁尚袁譚的時候,李孚曾兩度戲耍他,他卻依舊委以重用;陳宮曾經將他的地盤拱手讓給別人,他擒住陳宮之後,也力勸陳宮回心轉意。由此可見,曹操求賢若渴,絕非虛言。就連一向「擁劉反曹」的羅老先生,在創作《三國演義》的時候,也保留了他的這一特點——《三國演義》中,他手下已是猛將如雲,卻依舊對其他陣營的五員大將垂涎不已,只不過這五人都無緣為他效力罷了。讓曹操求而不得的這五員大將分別是誰呢?
赤壁之戰期間,曹操先在周瑜手下吃了虧,又被周瑜偷窺了營寨安排,心中非常煩悶。這時蔣幹出列回道:「某自幼與周郎同窗交契,願憑三寸不爛之舌,往江東說此人來降。」蔣干說完之後,曹操非常欣喜,並立刻詢問道,此行需要準備什麼東西。他的反應不僅是對勝利的渴望,還有對周瑜這員大將的渴望。只不過蔣幹此行不但沒能把周瑜勸服,還讓曹操中了周瑜的計謀,斬殺掉兩員水軍都督。不知此戰之後,曹操還有沒有收服周瑜的心思。 四、呂布
呂布字奉先,因為他先隨侍丁原,後隨侍董卓,最後又親手將這兩人殺害,所以背上了反覆小人的罵名。然而他雖名聲不好,武藝卻非常高強,關羽、張飛這兩員「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的猛將,再加上劉備,也奈何不了他。所以在當時,他是一個既讓人渴求,又讓人忌憚的存在。曹操將其擒獲之後,他及時表明了自己的忠心,說道:「明公所患,不過於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 聽完這番話,曹操不是不心動的,只是他還是有點不放心,於是回頭看向劉備,問道:「何如?」估計這個時候,曹操只是想借一點勇氣罷了,可惜他忘了呂布曾奪了劉備的徐州,劉備自然不希望呂布有好下場。於是在劉備的恐嚇之下,曹操只能捨痛下令將呂布縊死。 三、馬超
馬超字孟起,是西涼割據軍閥馬騰的兒子。當初曹操打算南征,又怕馬騰趁機攻打許都,於是用了荀攸的建議,將馬騰騙到京城,並將其殺害。馬超得知此事之後,悲憤交加,與韓遂一同起兵反操。兩軍對陣的時候,曹操「見馬超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細膀寬,聲雄力猛,白袍銀鎧,手執長槍,立馬陣前」,不禁暗暗稱奇,並親自出陣與馬超說話。可惜橫亙在兩人之間的,是殺父之仇,馬超不但沒有感激曹操的欣賞,反而把曹操殺的割須棄袍。後來曹操又在馬超手下吃了幾次大虧,不由的感歎道:「馬兒不死,吾無葬地矣!」 也許是因為他認識到了,有馬騰被殺一事在先,他無論如何也招降不了馬超;也許是趙雲一事讓他接受了教訓,當他終於用反間計打破了馬、韓聯盟之時,「操兵前後大至,虎衛軍當先,亂箭夾射馬超」,他就是說對馬超動了殺招。不過馬超逃出生天之後,他還是抱有將其生擒的僥倖心理,並承諾誰能生擒馬超,就可以被封為大將軍。 二、趙雲
趙雲字子龍,原是公孫瓚的部下,後來因與劉備義氣相投,而追隨劉備。提起趙雲,大多數人都會想起一句「趙子龍渾身都是膽」,其實趙雲的膽大緣於他藝高。當初劉備敗於當陽長阪坡,趙雲與其失散,從四更殺到天明之後,為了給劉備尋回家小,又殺入亂軍之中,斬殺掉曹操不少部將。這個時候,曹操已經完全被趙雲吸引了注意力,他甚至來不及心疼戰死的諸將,只顧稱讚趙雲道:「真虎將也!」 做為一個愛才之人,面對趙雲這等猛將,他當然捨不得殺害,而是立志「吾當生致之」,於是派人飛馬傳令「如趙雲到,不許放冷箭,只要捉活得」。只可惜他還是低估了趙雲的能力,趙云「殺死曹營著名將領五十餘員」之後,終於等到了張飛的接應,順利的回到了劉備身邊。曹操捨了這麼多部下,依舊沒能套得住趙雲。 一、關羽
關羽字雲長,在《三國演義》中剛一出場,他便與劉備、張飛結為兄弟,立誓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而且他也說到做到,終其一生都忠於劉備,其兄弟情義令人艷羨。不過他與曹操的緣分也不淺,當初董卓禍亂朝綱,各路諸侯聚義討賊,關羽想要出戰對陣敵將華雄,眾人都不屑一顧,袁術更是要讓人把他趕出去,只有曹操笑著打圓場道:「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並命人為關羽端來熱酒壯行。 後來曹操攻下下邳,為了讓關羽歸降,不但答應了三條極不合理的要求,還賜下了赤兔馬。在關羽辭書拜別之後,部下想要將關羽追回,曹操又說:「不忘故主,來去明白,真丈夫也。當等皆當效之」,不但放任關羽離開,還讓張遼前去送行。由此可見曹操對關羽是真愛了。只是他為關羽花費了這麼多心思,都不及劉備當初的三言兩語,關羽終其一生,也只是為他解了白馬之圍,之後再也未曾為他效力。試想,如果曹操能夠擁有這五大虎將,想必有生之年,一定可以一統天下。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