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大將羅憲為何寧願投降魏國也不投降東吳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蜀漢大將羅憲為何寧願投降魏國也不投降東吳呢?

在三國末期,蜀漢的優勢從諸葛亮病死五丈原之後就一點點消失殆盡,在姜維和「蜀漢四相」接手後,蜀國憑借地理優勢修生養息了十幾年。而蜀國著名將領自關羽、張飛二人起,到最後一位就是羅憲,字令則。說起羅憲,也許絕大多數只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不會瞭解這個人,也是,羅貫中寫了近千名人物出場,可還就是沒有提到這個人,和他相關的黃皓,閻宇,胡烈等都有述說,就是沒有提到他。

羅憲十三歲時便能寫文章,師從譙周,被人稱為子貢。早年擔任太子舍人,飽讀經書,後來黃皓掌權,羅憲因不願與黃皓同流合污,被貶斥為巴東太守,作為閻宇的副將鎮守永安。後來曹魏發動滅蜀之戰,當漢中失守後,劉禪急調駐守永安的閻宇率部增援成都,閻宇帶走了主力部隊,留給羅憲數千人防守永安,以備東吳偷襲,而此時的羅憲手裡只有幾千人馬。可讓人沒想到的是,閻宇的援軍剛到半路,鄧艾便在綿竹斬殺掉諸葛瞻,驚慌失措的劉禪選擇了投降。當消息傳到永安時,長江沿岸防區的長史等官吏紛紛棄城出逃,城內更是人心惶惶,當地許多豪族引發騷亂。羅憲當機立斷,斬殺為首的作亂者,這才讓永安城內的百姓安定了下來。

公元263年,鄧艾偷襲陰平,諸葛瞻大敗。吳國並沒有及時發兵救援,後來鄧艾兵臨成都,劉禪不戰而降,蜀國滅亡。這時蜀國的永安(白帝城)還沒有落到魏國手中,吳國派盛曼,打著救援的旗號,去永安勸降並許下了優厚的條件。但沒想到永安太守羅憲不僅不投降,反而向魏國上交降表。吳國皇帝孫休大怒,派陸抗和步協領十萬大軍,圍攻永安城。羅憲拚死抵抗,整整倆年,城中糧盡,瘟疫盛行,到處都是傷兵。但是他一直堅持著,直到魏國解了他的圍。那麼羅憲為什麼不向東吳投降呢?不是說要連吳抗曹嗎?為什麼要向滅亡它的國家投降?

成都陷落的消息傳到永安之時,永安城內立即炸開了鍋。城內老百姓發生了騷亂,許多官吏甚至棄城逃走。羅憲斬殺一人,才安定了城內局面。此時羅憲並沒有因為城中混亂、國家滅亡而亂了陣腳。羅憲還在繼續等待消息,直到鄧艾和鍾會都死於亂兵之後,羅憲才下定決心投降曹魏。

原來在魏國攻打蜀國的時候,曾經的盟友東吳自然也閒不住,當然他們並不是要策劃去救援蜀漢,而是想要從這次戰爭之中撈取一些好處。在得到劉禪已經出城投降的確切消息之後,吳國就派遣大將盛曼率領大軍兵臨白帝城之下。雖然據史料記載。吳國這個舉動是要「援助蜀國」,但是實際上卻想趁火打劫,圖謀攻佔白帝城。而面對這種腹背受敵的情況,羅憲卻拒絕了盛曼的救援請求,並且對吳國使者說:「我們蜀國和吳國本來是唇齒之邦,現在蜀國已經滅亡,吳國非但沒有表現出救援蜀國的誠意,卻還要率領大軍染指本不屬於吳國的領土,實在是令人感到心寒。我寧可投降魏國,也不做吳國的階下囚。」於是羅憲就向司馬昭寫信,表示了歸順的誠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