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魯肅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說到三國時期的四大都督其實都是來之於東吳的,這其中就有什麼周瑜,呂蒙,陸遜,其實都挺厲害的,但是還有一位大家也不要忘記了,那就是魯肅這個人,這個人也挺厲害的,但是其實大家縱觀全局的話,你會發現前三位都戰績滿滿,但是為什麼到了魯肅這裡就變得沒有成績可言了呢?
東吳的四大都督,魯肅沒戰績,要分怎麼看。如果單憑指揮作戰的話,魯肅戰績確實少,但是戰績分戰鬥和功績,魯肅屬於戰鬥經驗少,但是功績絕壁不低的大都督。
說魯肅沒有戰績的,那是因為你不瞭解魯肅這個人。魯肅是東吳乃至整個三國時期為數不多的幾個戰略大師之一。東吳的大都督,有高超戰略眼光的,只有魯肅和周瑜。
先說周瑜,放棄演義中的周瑜吧,和正史相差太大。很少有人知道周瑜是個戰略大家,周瑜跟孫權提出了攻佔兩川聯合馬超圍攻曹操的方案,也就是著名的二分天下論。
但在周瑜趕回駐地江陵,準備出征的路上得了重病,計劃還未實施就病逝了,年36歲。周瑜死後,計劃就擱淺了。假如周瑜未死,那麼攻佔西川的是劉備還是孫權就不知道了。
再說魯肅,魯肅的功績絕對不亞於周瑜。
江東,也就是以孫權為首的東吳勢力,其實就是一個軍閥集團,未來的路怎麼走?孫權作為繼承父兄家業的新首領,將帶領東吳走向何方,孫權心裡沒底。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目標明確;後來的劉備,有諸葛亮隆中對,三分天下作為目標;東吳有什麼規劃,孫權很迷茫。
這時,周瑜給孫權介紹了一個人,並大加宣揚其才能。這個人就是魯肅,周瑜認為魯肅的才幹足以輔佐王霸大業,並建議孫權應該多方搜羅魯肅這樣的人才,以成就大業,不能讓他們離開。
孫權當即召見魯肅,兩人相談甚歡。待眾賓客告退後,魯肅本想起身告辭,孫權卻把他拉回來,兩人對席共飲。孫權向魯肅求教,如何在父兄遺業的基礎上,建立齊桓、晉文的霸業。
魯肅向孫權提出了著名的榻上策:如今天下大亂,漢室已不可復興,曹操也不能很快消除。將軍只有鼎立於江東,趁北方未定,消滅黃祖,再進攻劉表,守住長江之天險,然後稱帝,進而統一全國,建立漢高祖的大業。
魯肅的榻上策為孫權建立霸業,規劃了藍圖,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早七年。孫權當時並未認可,然而他明面上表示自己只是想佔據江東,好好的服務漢室,暗下卻非常重視魯肅,大加賞賜。
榻上策雖未得到認可,但是其依托荊州,穩據江東,意圖霸業的稱帝之路,已然給迷茫中的孫權打開了一扇窗。孫權相信魯肅一定是能夠助他成就大業的人。這是魯肅第一大功,為東吳發展指明方向。
都知道赤壁之戰,周瑜功勞巨大。其實魯肅對於赤壁的貢獻也不亞於周瑜。赤壁之戰爆發,是因為曹操佔據了荊州,趕跑了劉備,意圖南下,侵吞東吳。
魯肅認為,聯劉抗曹,才是取勝之道,於是魯肅追到逃跑的劉備,勸劉備與孫權合作,共拒曹操。劉備非常高興,同意了魯肅的請求。也就是說,聯合抗曹的策略是魯肅提出的,並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周瑜。
裴松之在《三國誌》註釋中,明確表示「劉備與權並立,共拒中國,皆肅之本謀」。「建計拒曹公,實始魯肅,於時周瑜使鄱陽,肅勸權呼瑜,瑜使鄱陽還,但與肅暗同,故能共成大勳。」
正是因為魯肅堅定聯合劉備抵抗曹操,所以在曹操南下,百官惶恐,孫權無助時,魯肅能給孫權定心丸,決不投降,並勸孫權召回周瑜,二人聯合劉備,在赤壁大敗曹軍。赤壁安定君心,最終贏得勝利,是魯肅的第二大功。
赤壁之戰後,劉備到京口拜見孫權,請求都督荊州。眾人都反對,只有魯肅勸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以便共禦曹操。曹操聽到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的消息,正在寫信的他,嚇得筆都掉在了地上。
魯肅借荊州給劉備非常的高明。一是可以用劉備先擋住曹操,東吳則休養生息,等到時機成熟再吞整個荊州,以爭天下;二是可以全力與劉備聯盟,聯合二家之志破曹,再決雌雄。
可以說魯肅看的非常遠。周瑜也深諳魯肅的謀略之強,所以周瑜在病危去世前,特意寫信給孫權,讓魯肅擔任大都督之位,掌管全軍。試想,魯肅要是沒有功績能統領全軍,做大都督?
赤壁之戰後,魯肅做了什麼呢,不是沒作為,而是始終夠維持孫劉聯合,共拒曹操,使得曹操不敢輕易南下,維持穩定局面十餘年。曹操不得已只得去西涼和馬超干仗。維持國家穩定無戰亂,這是魯肅的第三大功績。
在赤壁大勝後,由於魯肅功勞巨大,孫權隆重的迎接魯肅,並親自為魯肅扶鞍,請他上馬,並問魯肅,這足以顯示先生的榮耀了吧。魯肅表示,還不夠,只有您成就帝業,再用輪軟安車來徵召我,那才是我魯肅真正的榮耀。
魯肅去世後,孫權親自弔唁,並到墓地送葬,諸葛亮也來弔唁(正史中諸葛亮並沒有給周瑜弔唁)。孫權登上祭壇,回憶魯肅「安車軟輪」的榮耀,大加讚歎魯肅「明於事勢」。
魯肅是一個偉大的戰略家,提出鼎足江東,依托荊襄,聯合劉備,共禦曹操,圖謀天下的霸業。然而,46歲的魯肅死後僅僅兩年,孫劉聯盟即告破裂。自此,孫劉再也沒有真正的走在一起過。
東吳僅僅一個魯肅,日後的東吳再無此戰略,也無戰略大師,偏安一隅,內鬥不止,直到最後被西晉所滅。
基於以上,你還認為魯肅沒有戰績嗎?有的時候,我們看人不能簡單的看,一件事背後的功臣可能不止一個,不能單單以戰爭論英雄,而戰爭的背後往往有著更多的英雄,你能他們沒戰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