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那我們的主人公周瑜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
說起三國演義中的一段歷史,可是最為今天的人們津津樂道的了,那麼就是以周瑜和諸葛亮作為雙主角和對方的曹操配角的赤壁的戲了。周瑜和諸葛亮都是才智超群之人,而且智謀都在曹操之上,他們兩個人在互相勾心鬥角的過程中還順手消滅了曹操的壓倒性優勢,可以說的上事整個小說中最精彩的一點戲了。但是在這段精彩的戲份當中,他們兩個人的關係是水火不容,那麼另一面來說,他們倆的關係又是如何呢?
我們可以先分析一下真實的歷史,當中,這一段歷史的過程是究竟如何?曹操以壓倒性的兵力優勢打敗了劉備,劉備一路向南跑到了孫權的界面上,這時候曹操的大兵野威脅到了孫權到了領土安全,這時候劉備和孫權方面各有一個深謀遠慮的戰略家站了出來,那就是諸葛亮和魯肅,諸葛亮給劉備說,現在我們窮困潦倒只有借助江東的孫權才能曹操一拼,而魯肅也分析到了曹操的兵力優勢是孫權無法匹敵的,只有兩個弱者聯手才勉強能夠擊敗強大的曹操。於是是魯肅先到了劉備那去遊說兩家聯合,而諸葛亮也趁機,和魯肅一起過江去面見孫權,首先歷史當中的諸葛亮是一個十分誠實的君子,他見到孫權之後,首先表明了他是來求救的,然後又分析了劉備被曹操吞併之後孫權肯定是自身難保,唇亡後齒寒的道理。孫權聽了諸葛亮的分析之後非常高興,也同意了他的建議,讓周瑜程普等人帶兵和劉備一起,大敗曹操。成就了三家分天下的局勢。而隨後有記載了諸葛亮和孫權商議完之後便立即回到了劉備身邊,幫助劉備一起出兵擊敗了曹操。
在以上的分析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在孫權和諸葛亮的一番商量當中,並沒有提到周瑜,那麼這個時候周瑜在幹什麼呢?這個時候其實周瑜因為有任命在鄱陽湖一帶帶兵,是孫權在魯肅的建議下連忙回來,讓他出兵打曹操。但是由於曹操的壓倒性優勢,孫權其實內心很害怕,他的手下一些有智慧的人也是建議孫權投降,以免要是沒打過有生命的危險。孫權內心也是猶豫不定,只有諸葛亮周瑜魯肅三個人共同勸說孫權抵抗,魯迅曾經還私下去見孫權,給他介紹了雙方的兵力實際情況介紹了一下,那些主張投降的人是什麼心思,並且,周瑜也指出了曹操所犯的兵家大忌,才讓孫權下令決心讓周瑜程普等各自帶領1萬多人和劉備一起打曹操,諸葛亮在這個時候也回到了劉備身邊幫助指揮。共同完成了這次大勝利。
可以看得出來,真實的歷史當中諸葛亮和周瑜兩人極有可能是沒有見過面的,首先諸葛亮去遊說孫權的時候周瑜遠在鄱陽一帶,而孫權下定決心召周瑜帶兵的時候諸葛亮已經返回了劉備的身邊。因此他們倆在這一階段沒有見過面,劉備卻是見過周瑜,因為兩家的聯合周瑜作為這邊的代表,劉備去和周瑜會面了一次,劉備去問他帶了多少人,周瑜就說了有3萬劉備就擔心有一點少而已。而在這場勝利之後,他們兩個人又有什麼的關係變化和會面呢?
答案卻是依然沒有,曹操在失敗之後,回到了北方,留下了自己的猛將曹仁據守南邊,而這時候劉備和周瑜就有分工了,周瑜去攻打曹操重兵防守的南郡,而劉備趁機收復了就是力量十分薄弱的荊州南部,這些曾經屬於劉表的地方。而劉備在佔據荊州南部之後,讓諸葛亮管理這些地方的內政,讓他負責地方的賦稅。而周瑜也是花了一年的時間拿下了曹操的南郡,也在這場戰鬥中受傷,並且在一年之後病死在了自己規劃的進攻西川的路上。根據歷史上對他們兩個人的生平事跡的記憶描寫,他們兩個人各自作為兩家的代表,各自為了主公效力,沒有去私下來去見過面的。
歷史上記載周瑜氣度恢宏,因為他的品行而自己的名聲稱著於大江南北,諸葛亮也一樣,是志慮忠純的人,他們兩個人肯定不會像在小說一樣,在大敵來臨的壓力之下,依然在勾心鬥角,不但不是這樣,而且更應該是他們兩人互相敬仰的一種關係,才一起成就了一次罕見的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