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周瑜,一定是這樣的形象,其中在這裡卻是這個樣子的,除此之外你還知道些什麼呢?
周瑜和諸葛亮都是歷史上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們在三分天下的漢末局勢中操縱著兩方重要的勢力,彼此形成對峙的狀態,二人皆足智多謀、精明強幹、用兵如神,用自己的忠誠各自保衛著江東集團和劉氏集團。尤其是諸葛亮,他神機妙算又忠貞不渝,為蜀漢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落得了「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千古美名。而周瑜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雖然與諸葛亮的才智不相上下,一力鞏固了孫氏政權,但歷來被人視為心胸狹隘之輩、才多德寡之人,但歷史上的周瑜並非如此。
實際上,周瑜出身官宦世家,不僅儀表俊美,氣宇軒昂,有將相風範,而且性度恢廓,蔣干稱其「雅量高致,非言語所間」。由此可見,不管是蜀漢集團還是孫氏集團,周瑜和諸葛亮是能夠共事一主的,因為二人具有兩個相同的特點。首先,二人都氣量寬弘、雅量高致,有君子之風。劉備去東吳娶親時,為了迷惑孫權,脫身困境,故意在東吳笙歌燕舞、日日買醉,而身在漢營的諸葛亮對此置之不理,卻在暗中擴充軍隊,壯大實力,劉備的結義兄弟關羽、張飛不知內情,以為諸葛亮意圖謀反、擁兵自立,多次到諸葛亮帳中吵鬧,對之惡語相向,諸葛亮雖心懷冤屈,但表面上裝作充耳不聞的樣子,事後也就原諒了關張二人。
當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效力於劉備後,劉備對諸葛亮多有冷淡,但諸葛亮事事讓於龐統,不過分計較,可見諸葛亮心胸寬廣,任勞任怨,而周瑜在這方面絲毫不亞於諸葛亮。周瑜在早年投身孫劉時,程普仗著自己年老功高時時欺悔年少的周瑜,史書對此曾有記載:程普頗以年長,數陵侮瑜,瑜折節下之,終不與校。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周瑜面對程普的刁難不僅三緘其口,而且甘心折節屈尊,這使程普徹底瞭解了周瑜的為人,往後對他敬重有加,認為周瑜的品德如醇香的美酒一樣令人欣賞和折服。周瑜和諸葛亮共同體現出的寬厚仁德非常有利於治國大略的實施,他們合作起來絕不會和中生變,反而能夠極大地促進雄圖大業的早日實現。
第二,兩人都拳拳盛意,忠貞不二,沒有任何非分之想。他們為自己的主公兢兢業業、竭盡所能,甚至肝腦塗地都在所不辭。諸葛亮的忠心自不用提,周瑜同樣如此。《江表傳》有記,曹操曾看重周瑜之才,想收服周瑜為自己所用,於是派能言善辯的蔣干前去遊說,但周瑜絲毫不領情、不動心,對曹操的勸誘果斷拒絕,表示自己效忠孫氏的決心。
周瑜和孫策是總角之交,早年隨孫策出生入死,建功立業,二人情同骨肉,關係甚篤,對待孫策母親更如孝子般親厚,後來孫策去世,孫權不僅敬他如兄,而且將國家大事都交於周瑜決定,因此周瑜和孫氏集團既是主僕關係,也是親人關係,他有情有義,至死都效忠自己的主人。倘若諸葛亮和周瑜都共事一主,定會和衷共濟,實現最大效益的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