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蜀漢滅亡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公元263年,司馬昭詔令大軍三路伐蜀,征西將軍鄧艾領兵三萬從狄道奔赴甘松、沓中,牽制姜維,此為一路;雍州刺史諸葛緒同率軍三萬從祁山奔赴武街、橋頭,切斷姜維退路,此為又一路;鍾會統兵十萬分別從斜谷、駱谷、子午谷奔赴漢中,此為第三路。三路大軍互成犄角,相互配合,很快蜀中柱國姜維不得已退守劍閣,孫吳救援不及,鄧艾偷渡陰平,直下成都,蜀國滅亡。
那麼問題來了,蜀漢最終滅亡,誰才是真正的罪人?小編只想說劉禪背鍋太久了,蜀漢滅亡的罪人,明明是劉備與諸葛亮!導致蜀漢滅亡之始的,便是荊州之失!
據《三國誌》記載,荊州之地「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是四戰之地,更是兵家必爭之地,諸葛亮也在其《隆中對》中稱,只要劉備能夠「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如天下有變,則兵分兩路,問鼎中原,這其中的重中之重便是荊州。
劉備納其意見,先是聯合孫吳赤壁鏖戰,待曹操敗退中原之後,行言而無信之功,百轉千回幾經挫折之後,終於算是達到了借荊州有來無回的目的——佔據了荊州之地。
荊州入手之後,多番考量之下,劉備任用了自己的賢弟關羽來鎮守荊州,自以為萬無一失,奈何人算不如天算,關二爺終究辜負了劉皇叔,大意失了荊州,這便是蜀漢注定滅亡之始。
要知道劉備任命關羽鎮守荊州之時,關羽48歲左右,算在壯年,失荊州之時,已然花甲耳順之年,《三國演義》說其「英勇不減當年」實在是誇張,而這十餘年間,劉備竟然沒有早早考慮關羽繼位人的問題,關家父子亡了,從旁的竟然沒有什麼人能夠快速的去支援替代上,對比孫吳,周魯呂陸,簡直是首尾相繼!這樣跨代的較量,關羽一人如何能擋?荊州之失,劉備有責!故蜀漢最終亡國,劉備有責!
然而,最該怪得還不是劉備,該是諸葛亮!「剛而自矜」、外不懂連接、內難尚和諧本來就是關羽性格中的不足之處,孫吳諸將早就對此知己知彼了,聰明如諸葛亮又怎會不知?然而他不知何故(許是有意討好關羽以安劉備?),不但不千方百計地提醒關羽收斂性情,卻還「蓄意縱容」:劉備加封馬超時,關羽言「超之才可與誰比」,並試圖與之一較高下,諸葛亮(姑且認為其是為了避免傷了關馬和氣)回答說:「超雄烈過人,當世英傑,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逸群也」,此言著實讓關羽再度膨脹不已,雖然取消了與馬超較量的念頭,卻彷彿飲鴆止渴。
不止此,還有更深一層的錯造就了關羽的「大意」: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將荊州作為出蜀川,伐中原,興漢室的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卻忽視了荊州對於吳國同樣重要,甚至比蜀國之於荊州更加重要!荊州處揚州上游,對於揚州來說有順流之險,關乎吳國國運安危,無荊州,則吳將不無,所以,孫權對於荊州是勢在必行的,而蜀國死守荊州,勢必不利於孫劉聯盟,可謂是因小失大的一招險棋,而夷陵之戰前,諸葛亮對此,竟是毫無認識與察覺?以諸葛亮的聰慧,小編認為不至於此,至於為何不說,便不得而知了。
既然荊州之於吳國有國運安危之連,而魏國對此又是虎視眈眈,荊州要地竟然只有關羽一人把守,就算關羽真的「萬人之敵」,又如何能夠以一己之力,對抗曹魏、孫吳兩方向精英的鑽營呢?更要命的是,關羽在襄樊一線專注北伐,力抗曹軍之際,偌大的荊州,竟沒有受到來自蜀川一兵一卒的形援!
說到這裡,就等於說,「那年杏花微雨,從開始,便是錯的」!正是得,從最開始的,諸葛亮以《隆中對》為劉備計謀徐圖鼎立之局,便是錯的,錯在沒有因時而變,沒有隨機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