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關羽敗亡的原因,凡是有基本歷史常識的人都會立刻想到其性格上的缺陷。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進攻樊城,曾水淹於禁七軍,軍威大振,曹操曾議遷都以避其鋒芒也。建安二十四年(219)十月,江東大將呂蒙乘關羽與樊城守將曹仁對峙之時偷襲荊州,攻佔了關羽的大本營江陵。
關羽兩面受敵,急忙從樊城撤兵西還,駐紮在麥城。呂蒙採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關羽的將士無心戀戰,逐漸離散。關羽孤立無援,堅守麥城。孫權派人誘降關羽,關羽偽稱投降,在城頭立幡旗,假做軍士,自己卻逃走,只有十多騎跟隨。孫權派朱然、潘璋斷了關羽各路,在臨沮捉獲關羽和其子關平,隨即將其處死。
根據《三國演義》的描述和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劉備傾蜀漢全國之力攻打東吳,是為了給死於東吳之手的義弟關羽報仇。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麼?
劉備的伐吳舉措歷來被誤認為是為弟關羽復仇,因關羽敗走麥城,錯失荊州,死於東吳之手。從而認為劉備是意氣用事,不顧大局的輕率魯莽之舉,而其實,剖析歷史,劉備此舉的主要原因並非為關羽報仇那麼簡單,這背後是有著周詳的謀劃,以及深刻的歷史原因的,從某種角度來說,伐吳之舉是劉備的必定之舉。
為什麼說劉備伐吳不是為關羽報仇呢?
首先,我們看,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所害是公元219年冬,而劉備大舉伐吳則是在時隔近兩年之後,曹操病逝,曹丕稱帝,劉備也稱帝后的221年。如果說劉備珍惜桃園結義之情,誓為義弟報仇的話,為什麼關羽遇害當時不發兵,卻會在兩年後才發兵呢?這對於誓同生死的結義兄弟來說是不合情理的。
關羽錯失荊州,這必定是蜀國一大損失,從諸葛亮的《隆中對》來說,荊州是劉備完成大業的重中之重的關鍵一步,而同時,吳魏雙方的形勢也不容樂觀。
雖然東吳奪回了荊州,取得勝利,但大將呂蒙不久過逝,而孫權因關羽之事心存擔憂,極其恐懼劉備前來復仇,因此兩面開展工作,一方面像劉備請和,另一方面像曹操稱臣,欲雙管齊下,保全自己的立場,屬緩兵之計。
而曹操那邊,公元220年,卻不幸因病去世,將大權交於其子曹丕之手。曹操死後,曹丕經司馬懿之見廢帝重立,此消息傳到吳蜀之後,隨之孫權與劉備也隨之稱帝,從此歷史正式進入了三國鼎立的全新階段。
那麼這個時候,魏國「挾天子以令天下」的政治立場顯然已經不復存在,而劉備興復漢室的大業也就必定名正言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