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死於東吳之手,劉備為了報仇,發動了夷陵之戰,此戰之後,劉蜀損失慘重,被東吳大都督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劉備幾乎全軍覆沒,隻身逃往白帝城。
此戰之後,劉蜀政權大傷元氣,三國鼎立進入相對穩定時期,這也是夷陵之戰成為三國三大戰役之一的重要原因。然而劉備的失敗在歷史上早已有了定論,就是人家說的不該七百里連營,犯了兵家大忌。
話說打了一輩子仗的劉備真的犯了兵家大忌麼?他真的不知道用兵麼?實際上但是七百里連營在當時應該是比較好的戰術,穩紮穩打的表現,根據地理環境來說,連營確實可以避免吳軍的襲擊。只可惜陸遜捉到破綻,最終導致蜀軍慘敗。
七百里連營到底是對是錯呢?
首先,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從秭歸出發,沿長江一線直達夷陵,這一代地形狹長,劉備要是想東進,必須經過這一帶。劉備為了防備魏軍和吳軍,不得不連營七百里;
其次,劉備東征,先鋒部隊只有五萬附近,加上蠻王沙摩柯的一萬人,總共也就六萬餘人而已。劉備的益州其實人數並不多,按比例來說劉備軍隊不足二十萬,但是劉備這次東征,連營七百里,看似聲勢浩大,其實也就是虛張聲勢。
再次,劉備的「連營」戰術是當時對付吳軍水軍最好的戰術了。東吳的水軍厲害,劉備在狹長的地形情況下,對付吳軍,必須要要連營,穩紮穩打,密佈防線,打擊吳軍。而連營最大的好處就是阻止了陸遜帶領吳軍進行戰術推進。蜀軍營寨相連,處處佈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地延遲了吳軍的進攻。
最後,劉備當時的目標很明顯,就是要收回荊州附近地區,而不是東吳。而東征過程中,沒有向南推進,說明當時蜀軍的目標就是荊州,劉備可能意圖拿下荊州後,與孫權進行談判,重新劃分勢力範圍。
但是如此,蜀軍還是大敗,劉備東征,發動夷陵之戰失利。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在夷陵之戰中,陸遜善於正確分析軍情,大膽後退誘敵,集中兵力,後發制人,擊其疲憊,巧用火攻,終於以五萬吳軍一舉擊敗氣勢洶洶的蜀軍,創造了由防禦轉入反攻的成功戰例,體現了高超的指揮藝術和軍事才能,表明他不愧為一位傑出的軍事統帥。
至於劉備的失敗,也不是偶然的。他「以怒興師」,恃強冒進,犯了兵家之大忌。在具體作戰指導上,他又不察地利,將軍隊帶入難以展開的二、三百公里的崎嶇山道之中;同時在吳軍的頑強抵禦面前,又不知道及時改變作戰部署,而採取了錯誤的無重點處處結營的辦法,終於陷入被動,導致悲慘的失敗,自食「覆軍殺將」的惡果,令人不勝感慨。
戰役中失利的蜀漢昭烈帝劉備向西敗逃,但是到了益州東部的永安便不再西進。孫權方面雖然獲勝,但是聽到劉備駐紮在離邊境如此之近的地方仍然感到畏懼,遣使議和。因長期征戰和兵敗而心力交瘁的劉備同意停戰,次年四月逝世,蜀漢軍政大權全部托付於丞相諸葛亮,後者立即遣使與東吳恢復同盟,共同對抗曹魏。
夷陵之敗讓新建的蜀漢政權受到沉重的打擊,不僅損失大量士兵與物資,還有多著名將領領陣亡。而隔年君主劉備的死亡更讓這個建立在他名望之上的國家搖搖欲墜,國內叛亂四起。丞相諸葛亮花了約5年的時間才能重建軍隊與彌平這些叛亂,並讓國力提升到可以對外出兵的地步。
這場戰役之後近四十年的時間內,三國互相之間的疆域基本保持不變,吳蜀重修於好的聯盟再也沒有發生動搖,三國局勢出現穩定的對峙,夷陵之戰也因此被認為是前後三國的分界點之一。正因為有著那麼大的影響,因而與曹袁之官渡、魏吳之赤壁並稱為三國三大戰役。
劉備連營七百里是對是錯?每個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訂閱「源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