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孫權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孫權和劉備是盟友。面對虎視眈眈的曹魏,孫權沒有選擇進一步鞏固和蜀漢的關係,而是選擇奪走荊州,殺死關羽。正因如此,很多人都將孫權奉為坑隊友的典範。孫權非常的聰明,他這麼做到底是在圖謀什麼呢?
首先,孫權對荊州勢在必得。很多人都知道劉備佔據荊州不還,是因為荊州對蜀漢非常重要。要知道,荊州作為戰略要地,對東吳同樣重要。孫權當初之所以爽快把荊州借給劉備,是因為相信劉備的人品。可尷尬的是劉備竟然背棄當初的承諾,所以孫權才會毅然發動戰爭。真正破壞吳蜀聯盟的人不是悍然發動戰爭的孫權,而是企圖獨佔荊州的蜀漢。孫權若是不及時反擊,東吳的利益肯定會受到更大的損失。
其次,孫權和關羽有私人恩怨。孫權起初對關羽非常尊敬,他提出要把女兒嫁給關羽。關羽拒絕了孫權的提議,這是在很多人意料之中的。可是他在拒絕孫權的提議後,還把孫權和他的女兒給羞辱了一番。孫權出身於世家大族,他願意自降身份讓女兒和關羽聯姻已經是個奇跡了,關羽不但沒有領情,反倒是出言不遜,孫權自然是被氣得半死。雖然當時孫權並沒有表示,但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件事為後來的戰爭埋下了伏筆。
孫權之所以想要置關羽於死地,是為了削弱蜀漢的力量。很多人都覺得蜀漢人才濟濟,可實際的情況是蜀漢能用的大將非常少。關羽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將他剷除,會讓蜀漢受到很大的損失。至於勸降關羽,孫權從來就沒有嘗試過。不是他對關羽不感興趣,而是他知道關羽非常忠誠,不會輕易背叛主公。當年關羽和曹操沒有什麼仇恨,曹魏的勢力也是無比龐大,在這種情況下關羽都沒有為之動搖,孫權自知沒有什麼打動關羽的資本。
很多人都覺得孫權非常不明智,他們覺得只要孫權放了曹操,劉備就不會發動夷陵之戰。可大家要知道,為關羽報仇不過是劉備尋找的借口,蜀漢和東吳的這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孫權敢將事情做絕,是因為他看事情非常的透徹,知道這件事已經沒有挽回的餘地了。況且孫權也希望通過這場戰爭謀取更大的利益。畢竟,在古代的時候戰爭是掠奪財富還有擴大實力的捷徑。孫權倚杖主場優勢,有很大的把握贏下戰爭。
還有,關羽是孫權向曹魏臣服的投名狀。年輕時候的孫權意氣風發,頗有氣吞萬里如虎的感覺。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孫權的野心也逐漸被時光給磨滅了。他希望的不再是實現統一,而是保住自己的地盤,而他選擇的方式就是向曹魏臣服。如果蜀漢和東吳只是單方面宣佈關係破裂,可信度非常低,曹操當然不會相信。為了讓曹魏相信自己的忠心,所以孫權直接搶奪荊州,殺死關羽。他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和蜀漢撕破臉皮。因為只有這樣,曹魏才願意接納自己。
當然,孫權殺死關羽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讓蜀漢和曹魏正面對抗。在將關羽殺死後,孫權直接把關羽的頭顱送給了曹魏。很多人都以為孫權是在邀功,可實際上他想要做的事情是禍水東引。他將關羽的頭顱送給曹魏,意思是曹魏指使自己殺掉關羽。這件事曹魏如果出來解釋的話,反倒有幾分欲蓋彌彰的意思。面對這種情況,曹操並沒有在意,只是派人將關羽厚葬。劉備非常聰明,他一眼就看出這是孫權玩的把戲。所以他直接對東吳發兵,而不是將矛頭對準曹操。曹操沒有過多解釋,也是因為相信劉備的判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