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是位很有作為的皇帝,為何他的名聲卻不好?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孫權是位很有作為的皇帝,為何他的名聲卻不好?

孫權是三國時期孫吳的建立者,繼承父兄的基業,成為一方諸侯。建安十三年,與劉備建立孫劉聯盟,並於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他在開展軍事、外交活動和擴大地盤的同時,還注重發展生產、興修水利、免除租稅、崇尚節儉,以至富國強兵。為何孫權的名聲卻不好?

人們說到三國,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魏蜀吳三國的當家人曹操劉備孫權三人,其中孫權最小,曹操和劉備都是和他父親孫堅一輩的人,從中也能看出來,曹操和劉備是打江山的,孫權是坐江山的。三人之中,如果要論後世的名聲,喜歡曹操和劉備的都大有人在,唯獨對於孫權,似乎對於他的非議不少,加在他身上的不太好聽的外號也不少,比如孫十萬,渣權等等。

按說孫權雖然沒有像他父親孫堅和哥哥孫策那樣馳騁沙場,但是東吳三分天下有其一孫權是功不可沒,就連孫策臨終前都這麼說「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大概意思就是說打江山你不如我,坐江山我不如你。而且孫權在東吳任用賢能,為人也還算不錯,和大臣的關係也算是其樂融融比較融洽,何以就得了這兩個不好聽的外號使得他名聲在曹操劉備和他三人之中最不好?其實這是有原因的,主要就是孫權幹了這麼幾件事情。

第一,東吳的戰事雖然沒有曹魏蜀漢那麼頻繁,但是也不算少,三國最大的三次大戰中就有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兩場和東吳有關,但是這兩次大戰之所以能取得勝利,和孫權的關係並不是太大,直接指揮戰役的一個是周瑜,一個陸遜。東吳不缺人才,四大都督更是能力出眾,但是輪到孫權自己親自指揮,幾乎每一場都是大敗。

最明顯的就是三次合肥之戰:第一次合肥之戰周瑜忙著打南郡沒來,結果孫權大敗於張遼樂進和李典之手;第二次合肥之戰周瑜死了,魯肅忙荊州的事也沒來,結果孫權又敗於張遼三人之手,孫權自己差點被張遼活捉;第四次合肥之戰,呂蒙已死了,陸遜沒來,孫權又敗於滿寵之手。第二和第四次合肥之戰,孫權都是率領10萬大軍結果都敗了,孫十萬的外號就是這麼來的,這兩次大戰還成全了一個張遼張八百和滿寵滿數十的威名,孫權純粹是送經驗來的。所謂「渣權」打仗很渣這是其中之一。

第二,逼死陸遜。陸遜一代著名將領,夷陵之戰中擊敗劉備,在危急之中挽救了東吳。可是就是因為陸遜出身於江東大族陸氏和他是孫策的女婿這個身份,以及陸遜捲入了孫權晚年的太子之爭,孫權就對陸遜非常不滿,不僅拒絕陸遜回京,還幾次派出使者質問陸遜,陸遜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不久就在孫權三番幾次的責問中「憤恚而卒」。

第三,冷落自己的侄子也就是孫策的兒子孫紹。雖然孫策臨死前把大權交給孫權而不是當時只有幾歲的兒子孫紹在當時的情形下是正確的,但是孫權日後的舉動卻顯得薄情寡義:孫權登基後追封父親孫堅為帝,卻只追封孫策為長沙恆王;自己的兒子全部封王,孫紹只是個侯爵,而且還把孫紹的吳侯爵位給剝奪了改封為上虞侯。

第四,為了利益把自己妹妹孫尚香嫁給大孫尚香有30歲的劉備,完全不顧自己妹妹的幸福;在沒有得到預料中的利益時,又趁劉備取西川的時候把妹妹騙回了江東,雖然劉備和孫尚香感情未必好,但是孫權這種利益至上不顧親情,兩次傷害自己妹妹的行為還是讓人不齒。

第五,不得不說,孫權襲取荊州是因為荊州關係自己的切身利益,孫權遲早要下手,但是孫權偷襲荊州總是背盟在先,而且還是暗中和曹操媾和,並且還殺掉關羽。

所以,孫權打仗不行,屢戰屢敗;逼死陸遜;背盟棄約殺死關羽;薄情寡義對不起自己哥哥孫策和自己妹妹孫尚香,這應該是他名聲不如劉備和曹操被人稱之為」渣權「的原因。

公元215年,曹操率主力征漢中,張魯根本沒有一戰之力。鑒於時局,結合自身的一統志向,孫權起十萬大軍,渡過長江,準備趁曹操陣營空虛,給與對方致命一擊。曹操既然敢進攻張魯,對孫權未來可能採取的軍事行動也早有預料,臨走前給守將合肥張遼、李典、樂進三人留了一封信,告訴他們敵軍來了之後就打開。孫權包圍合肥後,三人打開信,裡面寫著「孫全如果來了,張遼、李典出城迎戰,樂進守城。」張遼決定,趁孫權大軍還沒穩定時發起進攻,挫傷對方銳氣,當時合肥只有7000守軍。

逍遙津上,千古傳奇

張遼募集了800人的敢死隊,殺牛慰勞將士。第二天,張遼親自衝鋒,衝擊孫權軍營,並靠近了孫權的指揮所。孫權的存在成為吳軍掣肘,頓時大亂。孫權登上高地,依靠守衛保護而不敢移動。張遼喊孫權從高地上下來迎戰,孫權不敢,東吳士氣受挫。而張遼在吳軍陣中不斷衝殺,甚至能夠隨心所欲的在東吳大軍中營救掉隊的士兵。

戰後,吳軍垂頭喪氣,孫權本人信心也被擊毀。包圍合肥十幾天後,孫權感覺短時間難以得手,又怕敵軍增援,準備撤退。孫權撤退的時候,居然親自斷後。張遼率大軍追擊,差點活捉孫權,幸得凌統捨命相救,孫權才得以逃脫。脫身後的孫權痛哭不已,對張遼產生了畏懼。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合肥之戰,其中最經典的800人大戰10萬人的戰役,發生在逍遙津上,所以被稱為逍遙津之戰。曹操死後,孫權想要趁機攻打曹丕,當時的張遼已經老邁,且身染重兵。曹丕仍然派張遼迎戰孫權,孫權聽說張遼在迎戰,告訴諸將「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可見,逍遙津之敗對孫權的內心形成的衝擊有多大。」

張遼死後,曹丕追念時說道:「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是的,無論張遼當時指揮的是騎兵還是步卒,以800大勝十萬,都堪稱千古奇跡。戰役中的失敗者孫權,是一代英雄孫權在我國歷史上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父兄遺業規模其實並不大,而孫策遇刺時,孫權才18歲。

坐領江東的歲月,他在赤壁破曹操,夷陵破劉備,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他發展江南經濟,開了萬世魚米之鄉;他派軍抵達夷州,至今仍然有著重要的意義。大家對孫權的評價,也非常高:建安十八年,曹操出兵濡須口,孫權親自率兵對抗,曹操望孫權大軍興歎,說了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毫無疑問,孫權絕對不是泛泛之輩。

那麼,逍遙津上張遼為什麼能用800人擊敗十萬人呢?要知道,冷兵器時代,800擊敗十萬,是不可想像的。即便,合肥之戰孫權輸的有運氣因素,可是作為一世梟雄,當張遼晚年,病魔纏身,時日無多,盛年的孫權為什麼還會怕他呢?不得不說,孫權的內心變化,是非常坎坷的。曾幾何時,孫權真的想與張遼拚命

張遼能夠在逍遙津上靠800人的充分就接近孫權的帥營,顯然是與孫權逞勇,帥營前置造成的;後來撤退,孫權作為統帥,還要自己斷後,這看起來似乎沒有任何必要。其實,他心中不服氣啊。孫權對自己的勇猛,其實很自負。《三國誌·吳主傳》和《三國誌·張昭傳》中可知,孫權喜歡打獵,而且面對猛獸沒有懼色,更曾經在危急的時刻親自用戟射虎。蘇軾後來稱讚「親射虎,看孫郎」。從孫權父兄的遺傳中也可以大體推測,孫權應該也是一個尚武尚勇之人。

孫權幼年時,其父孫堅是袁術的一員猛將,屢屢立下戰功,一馬當先追擊敵軍,被人射死;18歲那年,兄長孫策意氣風發,打遍江東無敵手,正準備趁官渡之戰,親自偷襲許都,卻因為自恃勇猛,出門不帶護衛,被許貢門客所殺。基於這一傳統,以及自身確實有一些武藝,動機上孫權或許是想立威,或許是想進一步證明自己,所以就在逍遙津之戰上頂在了最前面,丟臉後,又想換回面子,要求在撤退時親自斷後。孫堅,孫策以前就是這樣做的性格。當張遼真的靠近了,看到氣勢洶洶的對方,從來沒有上陣迎敵的孫權,這個時候卻有些怕了。

孫策臨死前,告訴孫權: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意思就是打仗我比你強,治理國家我不如你。可是孫權服氣嗎?僅從孫權打獵時,幾次與猛虎擦肩而過,就可以知道,他不服氣。

而早在赤壁之戰後第二年,孫權就曾經發起國第一次合肥之戰,久攻不下之際,孫權想要親自帶領騎兵進攻,幸好被張紘勸說攔下來了。可見,對孫策遺言,他不服氣。孫權對自己的武力極端自負,認為自己的手下將領不如自己,要帶兵衝鋒。這樣的情況下,第二次合肥之戰孫權冒進到什麼程度,都可以理解了。可惜這一次遇到了武廟中位列第一位的三國武將張遼,孫權不僅沒有發揮自己的勇武,反而因見識到了張遼的厲害,而徹底挫傷了自己的信心。

從自負到自卑,就是這麼快。撤兵的時候還想挽回面子,結果又被痛毆,於是徹底絕望。孫權突然膽怯,錯了嗎?在孫權自己看來,面對張遼的衝擊,自己並沒有「承父兄之烈」,沒有帶兵迎戰,是膽怯了。其實,正如張昭所說:「夫為人君這,豈謂馳逐於原野,校用於猛獸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也。」與孫堅、孫策時代不同,白手起家的難關已經度過,孫權此時早已經不需要親自上陣。

孫權退縮了,其實並沒有錯。處在重要位置上,他上陣殺多少敵人,並不能給東吳帶來多少改變,而他如果被傷,危害卻是巨大的。曹操年輕的時候,因為兵不多將不廣,也只能親自帶兵殺敵,結果被董卓手下的徐榮所傷,從馬上掉落差點死了。當曹操陣營稍微穩定,就再也不會帶兵廝殺,始終將自己保護的非常周全。所以,孫權膽怯是沒有錯誤的,錯在最初沒有膽怯。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