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吳蜀聯盟嗎?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國與國之間,用政治手段不能解決問題,往往訴諸戰爭;而假如戰爭不能戰勝對手,又只有回到政治手段解決問題的途徑上來。這與商戰中的兼併與合作,合作與兼併一樣,如果犧牲小的利益可以保全大的、整體的利益,犧牲顯然是不可避免的。
曹操奪得東川後,有乘勝下西川之勢。
聽知曹操取東川後,人們都料其必來取西川,因此,百姓一日之間,數遍驚恐。形勢十分危急!
劉備、諸葛亮在驚訝之際,並沒有麻痺大意,他們早就確定對策。一知曹軍有東下之勢,劉備就急請軍師諸葛亮商議。諸葛亮說:「現有一計,可使曹操自然退 兵。」劉備問何計,諸葛亮說:「曹操分軍屯合淝,是懼怕孫權。今我方若分江夏、長沙、桂陽三郡還東吳,遣舌辯之士,陳說利害,令吳起兵襲合淝,牽動其勢, 曹操必勒兵向南了。」
過去,諸葛亮是寸土不讓的,魯肅曾三索荊州,他千方百計抵賴;他哥哥諸葛瑾來索取,礙於兄弟情面,他許割三郡,但並沒有派人告知關羽,關羽當然心照不宣,東吳派人去要求交割三郡被趕走了。
這次卻是為使孫權出兵合淝以促曹操退軍,解救西川之危,只好忍痛割三郡。
因為襲荊州本是曹操為解樊城之圍而以利誘孫權干的。孫權對奪回荊州蓄謀已久,過去嘔盡心血,設盡計謀,連妹妹賠出去都撈不到。今有此良機又何樂而不為。
而司馬懿看出取川的有利條件,便向曹操建議說:「劉備以詐力取劉璋,蜀人尚未歸心。今主公已得漢中,益州搖動。可速進兵攻之,勢必瓦解。智者貴於乘機,機不可失呀。」
曹操卻歎說:「人若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耶?」劉曄說:「司馬仲達之言是。若少遲緩,諸葛亮明於治國而為相,關、張等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守關隘,不可犯了。」
曹操說:「士卒遠涉勞苦,且宜存恤。」遂按兵不動。
當然,曹操不敢取西川是因其有「三怕」:一、以初破袁紹的大軍,遠行疲憊,跋江河過江作戰,因而有赤壁之敗;現在又以剛剛平定張魯的軍隊,歷險阻,越山 壑,不體恤士兵的勞苦,不一定會勝。二、假如荊州關羽會合東吳,而乘虛北伐,將奈之何?三、昔日有博望、新野之戰,諸葛亮能焚我師而挫我軍銳氣,況今有西 川之地而欲與之抗衡。
因此,曹操按兵不動是有一定道理的。當然,司馬懿和劉曄對當時形勢的分析和取川之策是可取的,但曹操作為一個統 帥,對用兵不能不持十分慎重的態度,當沒有充分勝利的把握時不能輕言用兵。而且,這次戰爭關係到曹操的成敗,如取蜀不利,而這時關羽有重兵駐荊州,如與孫 權協力北伐,分別向樊城、合淝進軍,而曹操遠征在外,很難及時回師救援,這樣前後遭到夾攻,是很危險的。
所以曹操「得隴不敢望蜀」。而他按兵不動卻不撤兵,說明他還在觀察形勢和慎重考慮是否取蜀。
襲荊州雖與曹操有關,但襲取者是東吳,殺關羽、孫權是不能推其責的。勝利伊始,孫權正樂在興頭,不考慮後果,倒是張昭提醒了他,說:「今主公損了關公父 子,江東禍不遠了!此人與劉備桃園結義之時,誓同生死。今劉備已有兩川之兵,更兼諸葛亮之謀,張、黃、馬、趙之勇;備若知雲長父子遇害,必起傾國之兵,奮 力報仇,恐東吳難敵。」
孫權聽了大驚,跌足說:「孤失計較!似此這樣下去如何是好?」張昭終究是老謀深算,當即想出一計說:「曹操擁 百萬之眾,虎視華夏,劉備急欲報仇必與曹操約和,若二處連兵而來,東吳危了。不如先遣人將關公首級,送與曹操,明教劉備知是曹操之所使,必痛恨於曹操,西 蜀之兵,不向吳而向魏了。我於是觀其勝負,於中取事,此為上策。」
孫權按計行事。張昭之計,確是費盡心機,但他太小看魏、蜀了。
曹操聽說東吳送關羽首級至,高興地說:「雲長已死,我可以高枕無憂了。」司馬懿當即揭穿東吳的陰謀說:「這是東吳移禍之計。」並提出解此計之法,說: 「大王可將關公首級,刻一香木之軀以配,用大王之禮葬了;劉備知道,必定深恨孫權,盡力南征。我卻觀其勝負:蜀勝則擊吳,吳勝則擊蜀——二者得一處,豈不 唾手而得?」
曹操大喜,按其計辦。
的確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可是,不管吳魏怎樣「機關算盡」,是瞞不過諸葛 亮的。他聽到東吳將關羽首級獻與曹操,曹操以王侯禮祭葬之的消息後,當即向劉備揭穿魏吳的計謀,說:「這是東吳想讓我方伐魏,魏亦想讓我伐吳,他們伺機而 得利。主上只宜按兵不動,且與關公發喪,待吳、魏不和之時再乘機而伐之。」
諸葛亮的計本是上策:從三國力量對比看,曹魏最強,吳蜀任何一國都難單獨與之對抗,只有聯合,才能敵之,兩國對抗,只能是互相削弱,而對魏有利,因此諸葛亮力主不伐吳。
就像人與人之間相處一樣,國與國之間,往往因利而相交,因利而相惡,古今如此。
曹操南征,劉備、孫權為圖存,於是聯盟抗曹赤壁得勝;東吳為謀自己的利益,於是襲了荊州,殺掉關羽,自此,蜀吳交惡,蜀國於是伐吳;劉備敗歸白帝城,不好意思見人,終於謝世;為共同的長遠利益,兩國又重申舊盟,從此,蜀吳一直相依為命,共同抗魏。
以前蜀、吳之間有同有異,異是對待荊州的不同態度,同是對抗曹魏的共同利益,而這時已無異,只有同,共同的利益使蜀、吳再次聯盟。
蜀、吳任何一國都非曹魏敵手,只有聯合起來,才能不被曹魏逐個擊破。這種唇齒相依的關係,是客觀形勢造成的。
彝陵之戰後,吳國的態度很曖昧,既不與蜀國公開對抗,又不敢公開得罪魏國。
曹丕起四路兵取蜀,許以孫權,若得蜀土,各分一半,促使東吳起兵來接應;孫權與陸遜商量,決定虛應之而遲不出兵,觀望魏、蜀勝敗才決定去向:若四路兵勝,蜀中危急,諸葛亮首尾不能救,則發兵以應之,先取成都;如四路兵敗,則作別議。
諸葛亮料到孫權不會立即出兵,因此當他退了四路兵後,即物色適當人選入吳做使者。最後鄧芝入吳,向孫權陳說利害,終於使孫權絕魏和蜀;吳派張溫使蜀,雙方重申舊盟。
而此時,吳、蜀之間的關係,仍然是互相利用的同盟關係,彼此都為自己的利益打算。
孫權稱帝后,遣使入川,以表盟好,並約平分天下。眾人都認為孫權謀逆,宜絕其盟好。後主派遣使到漢中問諸葛亮,諸葛亮說:「可令人帶禮物入吳作賀,乞遣陸遜興師伐魏。魏必命司馬懿拒之。魏若南拒東吳,我再出祁山,長安可圖。」
於是派使赴東吳向孫權作賀,並呈上國書,約吳興兵伐魏。權與陸遜商議,陸遜說:「這是諸葛亮懼怕司馬懿之謀。既與同盟,不得不從。今卻虛作起兵之勢,遙與西蜀為應。待諸葛亮攻魏急,我可乘虛取中原。」
蜀、吳同盟雖是有限度的,但彼此遙相呼應,互相牽制曹魏,使曹魏不敢輕率興兵入侵,三國能鼎立近半個世紀之久,吳、蜀同盟抗魏是個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