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實力明明不如曹魏 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北伐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蜀漢實力明明不如曹魏 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北伐

還不知道:諸葛亮北伐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這個問題很好理解,就好比那些自己創業的老闆,你看見有幾個閒得下來。

就那三國的幾個老闆來說,袁紹在官渡之戰慘敗後憂憤而死,曹操在漢中之戰後鬱鬱寡歡而病逝,劉備在夷陵之戰後含恨而終。因此,有人貪圖於享樂,也有人癡迷於建功立業。

那諸葛亮也不是正宗老闆,明知北伐很難取勝,他到底圖個啥呢?

劉備囑托

諸葛亮雖然不是蜀國老闆,但是劉備臨終前那幾句話讓他坐立不安,「劉禪,你看能帶起來,就扶他一把,不行你就自個干。」正當諸葛亮感動得稀里嘩啦時,劉備又關照了一句:「孔明啊,你的水平我是知道的,曹丕那小子完全不是你的對手,光復漢室這個任務就拜託你啦。」

額,諸葛亮還有選擇嗎?他明知道夷陵之戰後,蜀國已然陷入困境,而且那些沙場上的扛把子又紛紛離世。但是,劉備願意屈尊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他打心底感激劉備的知遇之恩,為了報答這份恩情,明知不可為也要為之。

諸葛亮的小賭

其實,諸葛亮也是一位很有抱負的人,從他決定走出隆中的那一刻,就打算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雖然如今北伐前景堪憂,但是不試試怎麼知道一定會失敗呢?萬一成功了,自己將同管仲、樂毅一樣名垂青史。

不過,諸葛亮為人十分謹慎,他北伐絕不是腦瓜一熱就梭哈了,而是始終秉承著一個原則,進退有據,一旦形勢不利便立刻止損,退回漢中。

因此,諸葛亮明知道秦嶺棧道艱難,對糧草供給來說是個大問題,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而是不斷琢磨著改進運輸工具。同時,他用五次北伐來探索那條秦嶺棧道的勝算最大,也是為蜀國的將領們摸索和積累北伐經驗。

王業不偏安

當蜀漢失去了荊州和上庸之地後,就好像鑽進了一個口袋,北面的秦嶺棧道和上庸通道被魏軍牢牢紮緊,東面的巫山出口又讓東吳給一把抓住。

如果蜀國不北伐,憑藉著有利的地形,也能在這亂世中苟且偷安。但是,這人一旦放鬆了,就會漸漸地失去鬥志。那麼,等這批老將全部過世後,蜀國的戰鬥力幾乎就完了,到時候,一封檄文便繳械投降了。

其實,從諸葛亮的幾個繼位人就可窺一二。

蔣琬接過諸葛亮的大印後,成日裡也念叨著北伐,還提出了沿著漢水攻取上庸和襄樊,然而研究了幾年還是一事無成,除了讓姜維到涼州逛了幾回。等到了費禕接任後,更加保守,每當姜維要出兵北伐時,扣扣索索給個萬把人。姜維有怨言時,他就說:「諸葛丞相如此厲害,都打不下來,我們就別折騰了。」等到鄧艾走陰平攻入綿竹後,蜀軍似乎完全沒有發揮出該有的水準,沒打幾下就崩潰了。劉二代劉禪和張二代張紹,擁有堅城成都卻不願堅守,很隨意便將蜀漢拱手相讓。說實話,鄧艾走的是險道,人行走都成問題,又能帶進來多少裝備和攻城器械呢?

所以說啊,這安逸的時間一長,人心就散了,隊伍還有什麼作戰能力呢?

結語:

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艱難,但是仍然堅持,除了想竭盡個人所能完成劉備的遺志,更多地是樹個榜樣,激勵創二代們蜀國不是終點,而是王業的起點。

創二代們如果樂得偏安一方,也許可以享受一段好時光,但是敵人的號角一旦吹響,毫無鬥志的他們將是下一個劉璋。可惜的是,諸葛亮又猜對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