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夷陵之戰後,吳國為何沒有聯合魏國一起乘勝追擊?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時期夷陵之戰後,吳國為何沒有聯合魏國一起乘勝追擊?

夷陵之戰是蜀國建國以來最大的一場敗仗,接下來三國網小編就帶來歷史小故事,一起看看吧!

不管怎樣,在夷陵之戰中,蜀國都是損失慘重,畢竟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蜀國的兵力只有10萬人左右了。在夷陵之戰中,蜀國至少損失了5萬大軍。在一半的兵力損失之後,蜀國不僅無法再次發起進攻,連各地的防禦都是捉襟見肘了。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在夷陵之戰後,東吳和曹魏反而兵戎相見。那麼,問題來了,夷陵之戰後,蜀漢元氣大傷,魏吳兩國為何不聯手滅蜀呢?

首先,黃初二年(221年),吳國孫權因之前偷襲荊州,斬殺關羽,所以擔心劉備的報復,乃假意與魏曹丕遣使修好奉章,並遣於禁等還。曹丕遂遣太常邢貞持節拜權為大將軍,封吳王,加九錫。孫權由是稱臣於魏。公元222年,在夷陵之戰擊敗劉備後,孫權因解除了蜀漢的威脅,故在遣長子孫登入魏為質一事上拖延再三,魏吳兩國的聯合逐漸出現貌合神離的狀況。同年十月,孫權復叛。

對於孫權的欺騙與背叛,魏文帝曹丕十分惱怒,又下《伐吳詔》鼓勵將士們曰:「南征進軍,以圍江陵,多獲舟船。斬首執俘,降者盈路。牛酒日至。」 表示堅決要南征孫權之意。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夷陵之戰後,東吳和曹魏之間的關係破裂,尤其是吳王孫權的背叛,導致魏文帝曹丕決定征討東吳。而這,在筆者看來,自然讓二者錯失了聯手消滅蜀國的良好機會。

進一步來說,從東吳一方的角度來看,在夷陵之戰前假意歸降曹魏,主要是為了避免兩線作戰。等到夷陵之戰後,蜀漢失去了再次發動進攻的實力,那麼,孫權自然不願意繼續向曹丕稱臣了。對於孫權來說,連曹丕的父親曹操都不畏懼,又怎麼甘願長期向曹丕俯首稱臣呢?於是,孫權的欺騙和背叛,讓年輕氣盛的魏文帝曹丕非常憤怒,堂堂曹魏的皇帝,就這樣被吳王孫權給耍了一次。

於是,儘管從理智上來看,聯手東吳消滅蜀漢,是比較容易實現的事情。可是,曹丕選擇了意氣用事,派遣大軍征討東吳。伴隨著曹丕三路大軍討伐東吳,蜀國的危機自然得到了解除,等到東吳和曹丕息兵之後,蜀漢得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國力,也即熬過了最虛弱的時期。另一方面,東吳和曹魏之所以沒有聯手消滅蜀國,也是因為蜀漢具有易守難攻的地理條件。

對於蜀漢來說,大家都知道有山川之險,比如公元263年,鍾會率領10多萬大軍,就是突破了姜維在劍閣一帶的防守。而在夷陵之戰後,魏延鎮守的漢中,同樣是易守難攻之地。比如曹爽曾經率領十多萬大軍進攻漢中,結果遭到了重創。當然,對於漢中、劍閣等要地,主要是防禦曹魏方向的進攻。在防禦東吳一方上,劉備之所以停留在永安白帝城,就是因為這是進入到蜀漢的東大門。在地理位置上,白帝城東望夔門,南與白鹽山隔江相望,西臨奉節縣城,北倚雞公山,地處長江三峽(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西端入口,顯然是兵家必爭之地。

在此背景下,劉備逃到白帝城後,吳將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張乘勝追擊,擴大戰果。但此時劉備收攏散兵以及趙雲的後軍來援,永安駐軍接近兩萬,陸遜已經失去攻克永安的機會。由此,非常明顯的是,不管是曹魏還是東吳,即便同時向蜀國發起進攻,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才有可能攻破蜀漢的防線。

最後,不過,因為魏蜀吳三國之間的微妙制衡關係,不管是東吳還是曹魏,都不願意傾盡全力來攻打蜀漢,究其原因,在於自己全力出擊的話,往往會讓另外一方坐收漁翁之利。舉例來說,如果東吳調集主力來進攻劉備鎮守的永安白帝城,那麼,蜀漢必定會從其他地方調兵來支援此地。在此基礎上,曹魏既可以花費較小的代價攻入蜀地,還可以對東吳背後偷襲,畢竟從曹魏的角度來看,想要一統天下,蜀漢和東吳都是重要的阻礙,如果可以一石二鳥,無疑是樂於見到的結果。

同樣的道理,如果曹魏全力攻打漢中,蜀漢也會從其他地方調兵來支援漢中都督魏延,這不僅會給東吳以可乘之機,也意味著東吳能夠藉著這一機會攻打曹魏的襄樊、合肥等戰略要地,也即東吳和曹魏都擔心對方反水。比如孫權既然可以背叛蜀吳聯盟,偷襲關羽,那麼孫權也會背叛曹魏,聯手蜀漢來倒戈一擊。

由此,在筆者看來,正是因為魏蜀吳三國之間的微妙制衡關係,促使虛弱的蜀國得以避免了被魏吳兩國聯手打擊的風險。在夷陵之戰後,蜀漢在丞相諸葛亮的治理下逐漸恢復元氣,在公元225年平定南中地區的叛亂,蜀國的實力基本上恢復到了夷陵之戰前的水平,這意味著蜀漢順利度過了夷陵之戰帶來的危機,乃至於擁有了可以北伐曹魏的基本實力。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