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當時三國時期,群星璀璨,各個都是能臣武將。每當一提起這個,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三國史上的姜維,原本是魏國基層官員,諸葛亮北伐時遭到上司遺棄,封閉城門不讓姜維進去,姜維迫不得已之下投降了諸葛亮。誰也想不到,這麼一個魏國基層官員,數十年之後,卻成為叱吒魏蜀的著名將領,蜀國的頂樑柱、定海神針。
然而,魏國鍾會鄧艾伐蜀之後,僅僅四個月,就滅亡了蜀國,這就不免讓人懷疑:掌握蜀國10萬大軍的姜維,軍事才能到底如何?
對於姜維,諸葛亮極為偏愛,甚至有些違背「嚴明法度」的原則。根據史書記載,姜維投降之後,諸葛亮辟姜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這一年,姜維二十七歲。沒有戰功,卻能封侯,卻能成將,足見諸葛亮對他的看重。
《三國誌·姜維傳》:亮辟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時年二十七。亮與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書曰:「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又曰:「須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後遷中監軍征西將軍。
諸葛亮眼裡的「涼州上士」姜維,在此後數十年中一路高昇,最終成為蜀漢軍方一把手,掌握著10餘萬大軍。
按說,這樣的官職就代表了姜維的軍事才能,否則諸葛亮不會用他作為繼位人,然而「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中,遭到後人嘲笑千年的老將廖化卻有不同意見,總結了六個字,指出姜維致命問題,字字扎心!
《漢晉春秋》:景耀五年,姜維率眾出狄道,廖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詩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後』,今日之事也。」
廖化對姜維評價的核心是「兵不戢,必自焚」這六個字,即用兵如果不收斂,必將自食惡果的意思,認為姜維智謀並未超過敵人,蜀國力量比敵人要弱,但他用兵卻沒有滿足,這樣的話怎麼能夠生存下去呢?那麼,事實真如廖化所云嗎?
從史料上來看,廖化評價可謂一語中的,指出了姜維的不足之處。
這句話的背景是262年秋,姜維北伐曹魏時廖化說的話,而這一次北伐,是姜維第十次北伐。根據史料記載,234年諸葛亮病死五丈原之後,劉禪先後加封姜維右監軍、輔漢將軍、司馬、大將軍......總之,讓姜維統率諸軍,成為軍事上的一把手。
接過軍事指揮棒的姜維,在238年—262年之間,一共進行了11次北伐。從戰術上看,姜維勝多敗少,戰術能力不錯;但從戰略上看,姜維卻失分較多,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沒有打下戰略要地,比如第六次北伐時,姜維進圍襄武,殺敗魏將徐質,並將其斬首,魏軍敗退。姜維乘勝追擊,先後攻破河間、河關、臨洮等地,但只是拔其縣民還蜀,魏國損失極其有限。另外,守蜀必守漢中,但戰略要地漢中卻被姜維丟掉,導致鍾會鄧艾可以直逼蜀地。
二,魏蜀吳三國,蜀國最弱,但卻最為好戰。從劉備開始(最慘的是夷陵之戰幾乎全軍覆沒),到諸葛亮(5次北伐,外加七擒孟獲平定南方),最後到姜維,連年征戰,蜀漢的國力耗損過度,即便是魏國也吃不消呀。尤其蜀國滅亡前十年中,姜維有7次北伐,蜀國力量弱小,卻用兵無度,焉能持久?
262年,蜀國多年征戰,已經極度疲憊,且兵力損失又很大,廖化說完不久,同年十月姜維在侯和被鄧艾擊敗,退軍駐紮於沓中。
第二年,魏國鍾會鄧艾伐蜀,其中鄧艾數千兵力,翻山越嶺,走過700里無人區,竟然還能擊敗諸葛瞻,兵臨成都城下時,面對僅數千兵力,蜀國投降了。整個過程極為夢幻,但觀察姜維用兵「兵不戢」,或許就能明白了,因為連年征戰,百姓厭戰,民生極度凋敝,蜀國民眾已經麻木了,根本不願為蜀國賣命,所以劉禪只能投降,猶如1644年的明朝北京局勢。
當然,姜維連年征戰,可能還有苦衷,比如繼承丞相興漢遺志,朝廷內部鬥爭讓姜維通過對外用兵來保持軍權等,但不管如何,姜維用兵無度,不重視休養生息,的確將蜀國推向了滅亡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