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冬天,對於劉備而言,應該是他生命中最冷的一個冬天了。就在這一年年底,威震天下的蜀漢五虎將之首的關羽,在荊州之戰中兵敗身死,荊州成了孫權的囊中之物。諸葛亮苦心孤詣為蜀漢設置的「隆中對」戰略,遭受重大挫折,蜀漢重興漢室、恢復中原的難度從此大為增加。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荊州之戰在蜀漢發展史上,絕對算是一個影響極大的事件。此戰不僅導致蜀漢荊州兵團全軍覆沒,戰略要地失守,而且引發了極為嚴重的連鎖反應。劉備為了給關羽復仇,不惜徹底摒棄孫劉聯盟,與孫權大打出手。更為糟糕的是,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遭遇東吳將星陸遜,結果再度遭受慘敗,傷兵損將,損失慘重。一生要強的劉備因此一病不起,嗚呼哀哉。
三國爭霸戰由此進入下半場。蜀漢方面,由於劉備、關羽、張飛、黃忠、馬超等軍事骨幹相繼辭世,丞相諸葛亮只得勉為其難親自上陣,成為蜀漢軍政一把抓的掌門人。獨撐危局的諸葛亮審時度勢,先派鄧艾出使東吳,與孫權修復了孫劉聯盟。此後,他執行了以攻為守的策略,對強大的曹魏全面採取攻勢。
從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開始,到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為止,僅僅六年時間內,諸葛亮親統大軍,對蜀漢發動了五次大規模進攻,史稱「五出祁山」,在《三國演義》中又稱為「六出祁山」,創造了以小打大、以弱擊強的軍事奇跡。
蜀漢與魏國相比,無論疆域面積、人口數量、經濟實力、武備實力,都不是一個數量級的。魏國有八十七個郡,十二個州,蜀漢僅有二十二個郡,一個州。魏國人口一百多萬戶,超過五百萬人。蜀漢人口二十八萬戶,不足百萬人。兩者實力的差距,如同一個成年人對一個兒童。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實力遠超蜀漢的魏國,面對諸葛亮一波又一波的猛烈進攻,始終不動如山,完全採取了守勢。在諸葛亮六出祁山期間,魏國的除了進行必要的防禦阻擊,只在魏國太和四年,由大將曹真組織過一次對蜀國的主動進攻。因此有人據此判斷,曹魏是畏懼諸葛亮,不敢與之交鋒,因此才全面採取守勢。
實際上,這種說法是一種想當然的不靠譜說法。首先,不僅在諸葛亮生前,魏國很少主動進攻蜀漢,即使在諸葛亮死後姜維上台,魏國依然採取了以守為主的方針,很少發動對蜀漢的大規模進攻,只在公元263年,才組織了一次由鍾會、鄧艾發起的伐蜀之戰。可見諸葛亮無論在與不在,魏國採取的對策並未因此發生改變。
魏國明明佔據絕對優勢,為何卻很少主動進攻相對弱小的蜀漢?原來,魏國根本不是畏懼諸葛亮,恰恰相反,這正體現出魏國的高明之處。《三國誌》記載了這樣一件事:魏國黃初七年,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間,魏國君臣曾經為此進行過一次討論,商討如何應對諸葛亮的攻擊。有人建議,魏國兵強馬壯,應當以牙還牙,對蜀國也採取主動出擊之策。
魏國大臣孫資的見解與眾不同,他認為,「蜀賊棲於山巖,吳虜竄於江湖,」蜀漢和孫吳依據蜀道和長江險阻,地勢險絕,易守難攻。如果魏國在時機不成熟之前盲目出兵,「道既險阻,計用精兵又轉運鎮守」,「天下騷動,費力廣大」,既耗竭魏國實力,又會給百姓造成沉重負擔,事倍功半。
因此孫資建議,魏國應當採取守勢,「分命大將據諸要險,威足以震懾強寇,鎮靜疆場」,一方面派遣大將死守險關要隘,能做到拒敵於國門之外即可。另一方面則抓住時機休養生息,富國強兵。而蜀漢、東吳則會因為連年出兵、窮兵黷武而導致民窮財盡,「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弊」,到那時再給予致命一擊即可輕鬆取勝。
魏國大臣孫資的建議,可謂是切中要害的真知灼見。事實發展正如他所料,諸葛亮和姜維連年出兵,在魏國嚴密防守下卻幾乎寸土未得,反而搞得國內怨聲載道,民生凋敝,自己把自己拖垮了,最終蜀漢在魏國的最後一擊下頹然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