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三分天下的平衡局面是赤壁之戰後,然劉備的地盤太小,需要拿下巴蜀,劉備派關羽鎮守荊州,劉備成功拿下巴蜀之後欲拿下漢中,於是密信關羽在荊州北上攻打曹操,以緩和劉備攻打漢中的壓力,於是劉備盡率三軍出荊州攻打樊城。鎮守荊州的大將是關羽,關羽的三萬兵力用來守城是足夠的,但是用來進攻就顯得不足,因為荊州是前線,緊挨著魏國和吳國,所以說戰略地位上來說,關羽應該守衛,而不應該出擊,但是為了配合劉備取漢中,關羽北上了。
但是戰事卻非常順利。關羽把樊城包圍以後,正好下大雨,關羽借雨水淹曹操七軍,生擒於禁,並斬殺大將龐德,這樣的戰績對曹操的影響特別巨大,於是曹操的想法是準備遷都,因為平原之地一馬平川,曹操擔心關羽能率兵包圍許昌。正當關羽在樊城和曹操打的很熱的時候,老家荊州卻被吳國的呂蒙偷襲了,當消息傳到關羽軍中的時候,軍中士兵和將領已經無心打仗了,因為家兒老小都在荊州,軍心大亂,於是關羽只能率兵撤退。但關羽的處境太不好了,前有曹操的軍隊,後有孫權的軍隊,士兵又沒有士氣,只能請兵,但是卻沒有搬來救兵,最後落得關羽被殺,一命嗚呼。
那麼我們分析一下,如果當時呂蒙不攻打關羽的荊州,而是選擇按兵不動,讓關羽和曹操拼的兩敗俱傷會是怎麼樣呢?雖說關羽打了大勝仗,但是關羽只有區區三萬兵馬,所以關羽是沒有後備軍的,而當時曹操雖有遷都的打算,可是還只是一個想法,而曹操所做的事是讓最善於防守的曹仁領十萬兵馬去防守了。
如果呂蒙不打荊州,那麼按正常的歷史脈絡來看,曹仁進駐樊城,關羽久攻不下,選擇退兵,而曹操兵力大損,關羽也得回荊州選擇休養,那麼這樣的吳蜀聯合還是可以和魏國一戰的,但是因為呂蒙的拿荊州,使得吳國和蜀國翻臉,最後落得個魏國一家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