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時期曹操的實力在當時是獨佔鰲頭,漢獻帝劉協也被他控制了多年,按照當時的情況曹操完全可以稱帝,但他卻一直沒這麼做,而是被他的兒子曹丕給完成了,為什麼曹操一直不肯稱帝呢?
顯然不是什麼反對力量太強大,局勢不穩等之類的外部因素,稱不稱帝,其實真正原因還在於曹操自己內心的一念之間。下面,掌心結合史料,試著分析一下曹操在稱帝這事上,到底是咱想的。
曹操雖為魏武帝,但其魏太祖的廟號是兒子曹丕追封的。曹操本人並沒有做過皇帝,不過他雖無號,卻可以說是無冕之王。曹操生前已經加九賜,封魏王,在後人看來,可能離登基只差一步之遙了,可是他最終還是沒有踏出那一步。那麼,曹操之所以不稱帝,真正原因只能是他真的不想稱帝。曹操有沒有過做皇帝的念頭,除了他自己,誰也不知道。我們只能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去推測他關於稱帝的客觀條件和其主觀想法。
一、過不了自己心理那道坎,不想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我們知道,曹操世受漢室恩澤,當董卓之亂導致天下大亂,漢室名命懸一線,曹操舉起討伐逆賊,匡復漢室的旗號,招兵買馬,征討四方,甚至在別人自顧不暇忙著搶地盤的時候,只有曹操挺身而出迎奉漢天子獻帝。
可以說不管劉備、孫權等諸侯怎麼評價曹操,但不得不承認,是曹操延續了大漢國祚,漢獻帝劉協也非常有自知之明,若不是曹操,漢家江山早就玩完了。
出於統一天下的目的,曹操不得已舉起了匡復漢室的大旗,以漢室拯救者的正義之師形象,佔據正義高地,天下歸心,攻無不勝,事業越做越大 。
如果有一天,曹操突然說自己要打的是自己的江山,匡復漢室只不過是個幌子,先不說世人怎麼評價,估計他自己也過不了這道坎,也坐實了天下諸侯抨擊他"托名漢相,實為漢賊"的罪名,再想去討伐劉備,孫權,公孫贊等,也難自圓其說了。
二、有傳統士大夫情懷,更多地考慮自己身後歷史聲名。
曹操是一個有政治抱負和士大夫情懷的人物,有人批評他奸詐狡猾,沒有傳統士大夫的氣節,其實重逢那樣的亂世,不奸詐狡猾,不走一步想三步,按常理出牌,估計也撐不過三集電視劇,還談什麼一統天下。
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表明心跡,天下太平時,自己的人生追求只不過是「築精舍,欲秋夏讀書,冬春射獵」,但是這個已經成為奢望。
如果國家需要,自己也義不容辭,「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
不想天下大亂,」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自己要做周公那樣的人物,為國家出力,挽狂瀾於既倒,消滅吳蜀,統一三國,青史留名。
修身治國平天下,是曹操的人生目標,他也實現了這一目標,站在人生高度,身居高位的曹操,面前世人置疑,他為自己辯解道 :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的確如此,這就是曹操引以為豪的資本,曹操多次提到也想低調,以周公為人生榜樣做漢臣,青史留名,但是如果實力不允許他的低調,」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
這意思已經很明白了,曹操要的是後世名聲。
如果上天要他曹家稱帝,他也只能像周文王那樣,生前忠於殷朝,至於死後,他的兒子曹丕能否像周武王那樣取代漢室,改朝換代,那就不是他曹操的事了。
三、烈士暮年,思想趨於保守,即便心有餘也是力不足。
曹操一生征戰,為一統江山征戰四方,被封為魏公,加九錫時,已經58歲了,加封魏王時已經61歲,這個年齡在那個人均壽命只有25歲的亂世,已經是高壽了。所以曹操也知道自己雖老驥伏櫪,壯心不已,但畢竟是烈士暮年,去日無多。
垂老的曹操已經沒有年輕時的衝勁和激情了,求穩怕亂,思想趨於保守,也是人之常情。
改朝換代,以魏代漢,這是天下大事,不得不慎之又慎,畢竟之前王莽篡漢,導致身敗名裂的慘痛教訓還擺在眼前。
封魏公加九錫,封魏王位在諸侯王上,這兩次都引起朝野的許多反抗和誹議,比如他最倚重的荀彧就出來反對,希望曹操「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這讓曹操大為震驚,曹操不得不思考自己的選擇。
其實在曹操稱魏王時,稱帝已經水到渠成,只差臨門一腳,最後一哆嗦,一層窗戶紙的事,但曹操還是不想做王莽第二,為此搭上自己的後世聲名,所以曹操選擇錦衣夜行,把皇袍當襯衣穿。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六十六歲的曹操走到了人生終點,他33歲的兒子曹丕,就沒有那麼多顧慮了,在大臣有慫恿下,取代漢朝,受禪登上皇位,中國歷史由此翻開新的一頁。
所以說,改朝換代到底還是年輕活,只有讓年輕人去做。
曹操主觀上不願意稱帝
人的主觀上的想法是在客觀條件的的影響下產生的,客觀條件不允許,曹操是個聰明人,所以他是不願意稱帝的。
曹操不願意稱帝,除了過不了儒家士大夫們那一關的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特殊身份角色——「士」。曹操的文才可是響噹噹的,比著名的「建安七子」還要高。所以,不管士族階級承不承認,文化圈裡不能沒有曹操的一席之地,他自己也小心翼翼地維護著自己「士」這個身份。
曹操正是有了這一層身份,他才可以做一些皇帝都沒法做的事情。比如說,誅孔融。孔融是孔丘後人,東漢頂級士族的代表。孔融自視甚高,眼尖嘴利又目中無人,常常出口羞辱曹操。孔融等頂級士族掌握著當時輿論,他當堂指控,天下大亂,都是拜曹操所賜,勒令曹操辭去相位。曹操有再大的度量,也不能忍這個啊。
曹操殺孔融,之所以沒有造成類似於後來的司馬氏殺嵇康導致天下士人不與之合作的悲劇,這是因為曹操充分仰仗了自己即是士人,又是漢相的特殊身份。不管他殺掉楊修還是孔融,都不影響帝權與士人的合作。直至今日,嵇康之死仍然被稱為悲劇,而孔融呢,人們只記得他小時候讓過梨。
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有寫到,「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以示自己對漢室的忠心。曹操常以周文王、周公為人生榜樣,借《讓縣自明本志令》向天下人表明,我曹操至死願當漢室的「征西將軍曹侯」,永不稱帝,算是對得起漢室,對得起天下士人了。至於自己死後,能否成為周文王,那就要聽天命了。
曹操死後,歷史也基本按照他設想的邏輯發展了。在漢室感天動地的三次禪讓,和曹丕扭扭捏捏的半推半就中完成曹魏代漢。
曹操在後世眼裡之所以名聲差,一半是因為他沒有當皇帝,另一半是因為小說《三國演義》。
如果曹操當了皇帝,唐太宗就不會說他「觀沉溺而不拯,視顛覆而不持。乖徇國之情,有無君之跡。」儒生們也不會因為他以士人的身份掌天下之柄,仗著才能高,好處兩頭兒占,罵他「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術也,非道也」。
後人,尤其是現代人瞭解三國歷史,通常是通過《三國演義》。拿《三國演義》當歷史讀,往往習不得歷史觀,反而身上會染一身說書的似的縱橫家習氣。張嘴閉嘴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以為自己讀過三國演義就能撒豆成兵、運籌帷幄,五千年往事信手拈來,現代國家大事談於股掌之間。這樣的風氣,從出租車司機,到國學大師,無不沾染。你跟他們聊曹操,他們倒是不像千百年儒生那樣罵他了,反而對他很推崇。細問究竟,竟然得益於《三國》曹操那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厚黑學。如此說歷史,說來說去,只會將自己變成個說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