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水之戰背後的真相是什麼?真是曹操追擊董卓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汴水之戰背後的真相是什麼?真是曹操追擊董卓嗎?

三國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曹操的故事,今天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無論是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還是在正史《三國誌》中,關東諸侯討伐董卓都給人留下了整體上碌碌無為,個別人奮勇作戰的感覺。曹操從東線戰場孤軍深入,在滎陽遭遇慘敗。孫堅從南線戰場北進,先敗後勝,最終攻進洛陽。孫堅的勝利固然值得大書特書,但曹操在其他諸侯選擇「靜坐戰」的情況下勇敢進兵,也不是什麼不光彩的事情。

滎陽之戰作為曹操的出道之戰,雖敗猶榮,但是,其他諸侯真的袖手旁觀了嗎?歷史的有趣之處在於,結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真相往往會遲到,南朝裴松之在為《三國誌》作注時,引用了很多有關漢末三國的資料,其中有些資料表明滎陽之戰並不簡單。

先看滎陽之戰的歷史背景。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駕崩後,以何進為首的外戚勢力和以「十常侍」為首宦官勢力在激烈的政治鬥爭中雙雙走向滅亡,董卓趁亂進京,廢漢少帝立漢獻帝劉協,從而把持朝廷。為籠絡士大夫,董卓通過朝廷任命了一大批州郡官員,比如以韓馥為冀州牧、劉岱為兗州刺史、孔胄為豫州刺史、河內太守王匡、張邈為陳留太守、袁紹為渤海太守等。

看到以上州郡官員的名單,你一定會感到十分熟悉。是的,這些州郡官員後來都起兵討伐董卓,在關東組成軍事聯盟,掀起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董卓以軍事獨裁的方式上台執政,雖然對士大夫百般籠絡,但士大夫並沒有買賬,他們一旦掌握了地方實權,擁有了對抗董卓的能力,便紛紛起兵,企圖打破董卓軍事獨裁的局面,建立新的政治秩序。

關東諸侯討伐董卓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胄、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俱起兵,推袁紹為盟主。此外,另有曹操在陳留郡的己吾起兵,長沙太守孫堅在長沙郡起兵,由於曹操用逃亡的方式辭掉了董卓授予的驍騎校尉,他如今是白身,袁紹便以盟主的身份推舉曹操行奮武將軍之職。

一個月後,董卓把漢獻帝劉協遷往長安,自己坐鎮洛陽,指揮軍隊和關東諸侯作戰。關東諸侯分散屯兵,袁紹和王匡屯兵河內,張邈、劉岱、橋瑁、袁遺屯兵酸棗,孔胄屯兵穎川,韓馥屯兵鄴城,袁術和孫堅屯兵南陽,對董卓形成了戰略包圍之勢。

關東諸侯先發制人,對董卓發起了試探性進攻。孫堅從南陽郡的魯陽縣北進,屯兵梁城,正好遇到董卓的將領徐榮,徐榮一戰擊敗孫堅,生擒孫堅的部將李旻,並用亨殺的方式殘忍處死了李旻。與此同時,王匡屯兵河陽津,董卓親自指揮作戰,派疑兵向王匡發起挑戰,以吸引王匡的注意力,並暗中派軍隊取道小平津繞到河陽津北邊,對王匡兩面夾擊,王匡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幾乎全軍覆沒。

關東諸侯在梁城和河陽津全部遭遇失敗,雖然沒有傷及元氣,但是證明了董卓的實力不俗,這使得關東諸侯不得不慎重行事。《三國誌·魏書·武帝紀》中「卓兵強,紹等莫敢先進」的歷史背景顯然是在梁城之戰和河陽津之戰發生後,而不是關東諸侯一直採取「靜坐戰」的結果,不然,雙方沒有交戰,怎麼能證明「卓兵強」呢?其後,關東諸侯在曹操的提議下,又對董卓發起了進攻,同篇下文載,曹操「引兵西,將據成皋。邈遣將衛茲分兵隨太祖(下文中的太祖皆為曹操)。到滎陽汴水,遇卓將徐榮,與戰不利,士卒死傷甚多。太祖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從弟洪以馬與太祖,得夜遁去。榮見太祖所將兵少,力戰盡日,謂酸棗未易攻也,亦引兵還。」

單看這段文字,參加滎陽之戰的人只有曹操和張邈的將領衛茲,即滎陽之戰和梁城之戰、河陽津之戰一樣,也是一場沒有傷及關東諸侯聯軍元氣的戰爭。歷史的詭異之處在於,從此之後,關東諸侯除孫堅外,其他人再也沒有對董卓發起過像樣的進攻。難道關東諸侯真的多為膽小如鼠之輩嗎?

《三國誌·魏書》的底本是曹魏的官方史料,而西晉又以曹魏為正統,陳壽在編寫《三國誌》時不得不謹慎取捨非官方史料,以美化曹操。及至南朝,裴松之搜集有關漢末三國時代的各種史料,豐富了漢末三國時代的大量歷史細節,於是,滎陽之揭開了廬山真面。

下面,我們就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參加了滎陽之戰?先說這次戰爭的發起者曹操,據《三國誌·魏書·武帝紀》注引《世語》載:「陳留孝廉衛茲以家財資太祖,使起兵,眾有五千人。」曹操從洛陽逃到陳留郡後,便謀劃起兵,卻未能如願,直到自己的好朋友張邈擔任陳留太守後,方才成功起兵。曹操在衛茲的幫助下,募兵五千人,終於建立起了自己的隊伍。

另據《三國誌·魏書·衛臻傳》注引《先賢行狀》載:「(衛)茲字子許。不為激詭之行,不徇流俗之名;明慮淵深,規略宏遠……太祖到陳留,始與茲相見,遂同盟,計興武事……深見廢興,首贊弘謀。合兵三千人,從太祖入滎陽,力戰終日,失利,身歿。」也就是說,衛茲在參加滎陽之戰前,本部已有三千兵馬。

從後來的歷史事件可以看出,衛茲自己起兵,並資助曹操起兵顯然得到了時任陳留太守張邈的支持。滎陽之戰前,張邈再次派衛茲帶兵幫助曹操,足見張邈和曹操的關係確實不一般。張邈「少以俠聞,振窮救急,傾家無愛,士多歸之。太祖、袁紹皆與邈友。」也就是說,張邈和曹操、袁紹年輕時就認識,並且關係十分友好。既然張邈出兵幫助了曹操,袁紹總不會袖手旁觀吧?

據《三國誌·吳書·孫破虜傳》注引《會稽要典》載:「初曹公興義兵,遣人要(周)喁,喁即收合兵眾,得二千人,從公征伐,以為軍師。後與堅爭豫州,屢戰失利。會次兄九江太守昂為袁術所攻,喁往助之。軍敗,還鄉里,為許貢所害。」周喁是會稽人,曹操起兵時,向周喁尋求援助,周喁當即募兵二千人,和曹操合兵一處。

這段引文中沒提到袁紹,卻提到了周喁和孫堅爭奪豫州的事情,當時,站在孫堅背後的人是袁術,而和袁術爭奪豫州的人是袁紹,那麼,站在周喁背後的人就是袁紹了。由此推測,周喁成為袁紹屬下的時間一定比豫州爭奪戰還要早,曹操起兵時,對周喁是平等的「要(通邀,邀請)」,而不是上下級式的命令,那麼,周喁想要跟隨曹操作戰,必定要經過領導的同意,他的領導不是別人,正是袁紹。

另據《三國誌·魏書·臧洪傳》注引《九州春秋》載:「初平中,焦和為青州刺史。是時英雄並起,黃巾寇暴,和務及同盟,俱入京畿,不暇為民保障,引軍逾河而西。未久而袁、曹二公與卓將戰於滎陽,敗績。」也就是說,青州刺史焦和也參加了討伐董卓的戰爭,「袁、曹二公與卓將戰於滎陽,敗績」這句話表明,袁紹和曹操都參與了滎陽之戰,而史書沒有袁紹親臨戰場的記錄,這說明袁紹像張邈那樣,派自己的部將參加了戰鬥,結合前文,袁紹的部將不是別人,正是周喁。

僅此幾處引文,便表明參加滎陽之戰的人有曹操的五千兵馬,以及張邈部將衛茲的三千兵馬,還有袁紹部將周喁的二千兵馬,合計一萬人。

又據《三國誌·魏書·鮑勳傳》注引《魏書》載:「(鮑)信父丹,官至少府侍中,世以儒雅顯。少有大節,寬厚愛人,沈毅有謀。大將軍何進辟拜騎都尉,遣歸募兵,得千餘人,還到成皋而進已遇害。信至京師,董卓亦始到。信知卓必為亂,勸袁紹襲卓,紹畏卓不敢發。語在紹傳。信乃引軍還鄉里,收徒眾二萬,騎七百,輜重五千餘乘。是歲,太祖始起兵於己吾,信與弟韜以兵應太祖。太祖與袁紹表信行破虜將軍,韜裨將軍……汴水之敗,信被瘡,韜在陳戰亡。」鮑信是鮑勳的父親,他在起兵討伐董卓前已經「收徒眾二萬,騎七百,輜重五千餘乘」,滎陽之戰時,鮑信和弟弟鮑韜親率麾下所有軍隊參加了戰鬥,不然,鮑信也不會受傷,鮑韜也不會戰死。

又據魏文帝曹丕所著《典論·自敘》載:「兗、豫之師戰於滎陽」,也就說,兗州和豫州的軍隊都參加了滎陽之戰。

綜上所述,參加滎陽之戰的將領有曹操、衛茲、周喁、鮑信、鮑韜等,出動的軍隊至少有三萬人,軍隊的出處涉及兗州、冀州、豫州,而起兵討伐董卓的州郡官員主要集中在兗州、冀州、豫州。可以看出,滎陽之戰是關東諸侯經過精心策劃,對董卓發起的一次大規模進攻。

然而,戰役的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董卓的部將徐榮居然以劣勢兵力擊敗了諸侯聯軍,在戰鬥中,曹操和鮑信受傷,衛茲和鮑韜戰死,諸侯聯軍損失慘重。雖然各種史料沒有明載徐榮的兵力,但根據《後漢書·董卓傳》中「長沙太守孫堅亦率豫州諸郡兵討(董)卓。卓先遣將徐榮、李蒙四出虜掠。榮遇堅於梁,與戰、破堅,生禽穎川太守李旻、亨之。」通過這段話可以推斷,徐榮所率士兵絕非董卓的主力,其性質相當於先鋒。

至於諸侯聯軍慘敗的原因,曹魏鼓吹樂《戰滎陽》對戰爭過程的描述是:「戰滎陽,汴水陂。戎士憤怒,貫甲馳。陳未成,退徐榮。二萬騎,塹壘平。戎馬傷,六軍驚。勢不集,眾幾傾。白日沒,時晦冥,顧中牟,心屏營。同盟疑,計無成。賴我武皇,萬國寧。」通過歌詞,我們可以瞭解到:一,諸侯聯軍在「陳未成」的情況下便對徐榮發動進攻;二,諸侯聯軍遭到徐榮的進攻後「六軍驚」、「勢不集」,初戰失利後便全軍潰散。

諸侯聯軍雖然人多勢眾,但多為臨時招募的新兵,對大多數士兵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上戰場,而徐榮所率軍隊多為從軍多年的老兵,他們在涼州常年與羌人和叛軍交戰,不僅戰鬥力強悍,戰爭經驗也十分豐富。諸侯聯軍僅憑人數優勢,便想打敗軍事素養極高的對手,談何容易?正如董卓長史劉艾評價關東諸侯的那樣「山東兒驅略百姓,以作寇逆,其鋒不如人,堅甲利兵強弩之用又不如人,亦安得久?」

關東諸侯出動三萬人討伐董卓,三萬人是什麼概念呢?界橋之戰時,公孫瓚出動了四萬士兵進攻袁紹。赤壁之戰時,孫權出動了三萬士兵抵禦曹操。界橋之戰和赤壁之戰都是具有決戰意味的戰爭,可想而知,滎陽之戰不啻為一場關東諸侯和董卓間的決戰。滎陽之戰後,關東諸侯元氣大傷,不得不採取守勢。當曹操返回酸棗,提議關東諸侯把戰線往前推進時,關東諸侯沒有採納,這不是關東諸侯庸碌無為,而是實在無能為力。

曹操作為滎陽之戰的發起者,不得不面對倖存將士和死難將士相關人員的責難,接受一個令自己十分難堪的局面。於是,曹操灰溜溜地離開了酸棗,前往揚州募兵,以彌補自己戰敗後的損失。

揚州刺史陳溫和丹陽太守周昕(周喁的哥哥)給曹操補充四千多人(足見曹操起兵前招募的五千士兵在滎陽之戰中幾乎全軍覆沒),使曹操如願以償,不料,這些士兵不願服從曹操的領導,在曹操北返的路上發動叛變,還差點殺掉曹操。猜測士兵叛亂的原因,曹操在滎陽之戰中沒有展現出色的軍事才能,使他喪失了威信,或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隨後,曹操沿途招募士兵,又得一千多人,但他已經無顏再回酸棗找老朋友張邈了,於是,曹操來到河內找到了另一個好朋友袁紹。其後,曹操在袁紹的扶持下一步步發展壯大,並和袁紹聯手鏖戰群雄,直到官渡之戰爆發,兩人幾十年的友誼走到盡頭。

對曹操來說,滎陽之戰並不是雖敗猶榮,而是軍事冒進的惡果。沒有戰爭經驗的人極容易陷入紙上談兵的自嗨狀態,曹操不是天生的軍事家,他雖然在滎陽遭遇慘敗,但卻能親身體驗帶兵打仗,這無疑為他以後的軍事生涯打開了一扇大門。

通過曹操戰後一系列的表現,我們感受到了他百折不撓的精神,正是這種異常頑強的精神讓他在一次次挫折中迅速站起來,重新建立新的功業。多年後,曹操在宛城被張繡大敗,又在赤壁被孫權和劉備大敗,但他始終沒有倒下,又一次次滿血復活,終於徹底統一北方,奠定了曹魏的基礎,成了雄才大略的魏武帝。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