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曹魏的故事嗎?接下來三國網小編為您解讀。
即使是三國演義裡奸詐狹隘的曹操,也比其中的司馬懿更得人心。曹操得後人稱道的很重要一點,個人覺得文學修養(以及提現出來的胸懷和格局)。儒家的定位是人分兩種,一種是主子,一種是打工仔,張載所謂「開萬世太平」其實是個無主句,為主子,開太平,這才完整。何為主子,何為打工仔?標準也很簡單,看你有沒有成功,成功了,你就是主子,你就是正統,失敗了,奸雄。這就是中式文明的真諦,當然並不僅僅是儒,所謂的「法家」也是一樣,韓非子也是打工仔,只是手段不同,以法家看來,只要為了主子好,可以百無禁忌。所以什麼奸雄之類,就是出於這個標準。以成敗論正邪,至少表面上看是非常聰明的,或是永遠正確,也就是現代人敢說晉宣帝的不是。因為他事成了,即便這樣,哪怕讚揚曹操的人,也要說一下奸雄,以中和一下自己的立場。
其實我這邊想舉個事實,唐太宗的皇位也是來之不正,真正歷史上建成的功勞絕對不會少於世民。並且李淵雖然對世民多加讚許,但是因為古時對立嫡立長是相當重視的,這關係到朝代的穩定,所以只要太子不犯那種謀反重罪,很少會更易太子。但是老二就不仗義了,最後為了自己(手下雖然都是能臣但是在這種時候都個個鼓吹,甚至李世民最後還說什麼群臣硬逼之類的,臉皮厚的不行),弄個玄武門之變弒兄逼父,李淵最後也是抑鬱到不行掛了,這種情況下就因為他後面的一些作為,功業都可以被大幅度掩蓋甚至修改(史官有些私錄是真有實例的,太宗親自命令史官,冒天下之大不韙修改歷史,那自然有些怕死的東西只能遵命了,說真的一個堅守底線的史官對後世的影響真的不可估量),就是這種情況下也證明了一點,評價會因為上位者的作為發生改變,至少現在大多數吃瓜群眾還是以為世民革命是因為建成相逼的云云吧。
拋了這麼大塊磚就是想說明如果當時沒有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的話,說真的仲達的評價絕不會被拉低這麼多。說曹操是因為漢室還剩一張破幡所以沒有改弦更易了?那對比下皇叔,且先不說皇叔的野心云云,至少人家口號:漢賊不兩立,王室不偏安。還是喊的這麼響亮的,再說人家是沒想代漢的,最多換個人當皇帝而已,而魏王就完全是因為天下沒有一統才沒有篡位,假設最後孫劉被誅,他還能忍到一輩子不稱帝?那相比起來仲達之行為為何就低其一等了,同樣是改朝換代,同樣是沒有稱帝,同樣是有不世功勳,憑什麼說仲達就不如孟德了?說白了司馬懿的謀反難道真的沒有受到曹司空的影響。很多事情真的不能只因為手段的原因而否定其功績的,歷史上凡成大業者,哪個不是踏過屍山血海而來。
其實篡位這不是關鍵,一個君主不管是怎麼上位的,關鍵是上位以後幹了什麼事。司馬懿本身上位就不正,最後子孫一窩不如一窩,才幾年就搞得天下崩亂五胡亂華,漢族幾乎到滅亡的邊緣,追溯逆源,就更顯得司馬懿的篡位卑劣不堪,就沒一個能挽回點顏面的。對比李世民,殺兄滅弟囚父,這上位從古代看就是大逆不道,但是人家上位後幹了些什麼,什麼叫天可汗,什麼叫貞觀之治,只能說司馬家一個能打的都沒有。自古以來政治鬥爭就是你死我活的較量,不把曹爽趕盡殺絕,難道還要留下活口,讓他們來日東山再起,報仇雪恨嗎?司馬氏不好,那是因為後來的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這點我承認是司馬家族犯下的最愚蠢的錯誤,但當時離司馬懿死都過去幾十年了,這些事情司馬懿能預料到嗎?所以,我覺得,司馬懿的所作所為,完全是為了自保而已,因為,如果曹爽不死,那麼,走上絕路的就是司馬懿和他的家族了。
小編認為:曹操司馬懿皆英雄耳,能力不相上下,曹操的年代群雄涿鹿,有打天下的機會和大環境,而到了司馬懿已經是三國鼎立,不可能自己獨創基業,況且司馬懿所在的魏內憂外患在如此之下能生存下來且建功立業已是超世之傑。後人評論應考慮古人所處的環境,而非帶有主觀色彩,雖立言引眾隨,但不足以服人。感覺司馬懿是被歷史推上的這種地位,他原本可不是剛出仕就想著要推翻曹魏的。而曹操一開始就有這種雄霸天下的宏偉雄志,兩人的出發點本來就不一樣。晉統一了中國,結束了三國這個戰火紛爭的年代還不是偉大貢獻,三國時期中國人口銳減,從戰亂頻發,到一個相對穩定的王朝初期,也算暫時救人民於水火之中了。至於後面說門閥世家,哪個封建王朝中後期不是一個模樣。能結束三國這個年代,真的挺不容易的,也挺偉大的。請選中你要保存的內容,粘貼到此文本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