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三國網小編一起走進瞭解公孫瓚的故事。
三國亂世中,劉備前期一路上坎坎坷坷的經營著自己的事業,前前後後輾轉淪落,多次的寄人籬下,過著可以說是居無定所的日子,之後隨著劉備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的仁義的名聲逐漸的響亮開來,身邊也是聚集著一眾的謀士參謀武將,正是有著這一眾的班底輔佐,才使得後續劉備能夠順利的成為三分天下之一。
每每說道三國中劉備的蜀漢,後世很多人們首先能夠想到的就是蜀漢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將,在這蜀漢五虎中,關羽張飛是跟隨劉備最早的,並且三人之間還有著桃園結義的美談,之後在征戰的過程中,劉備則是將趙雲收攬到麾下,後續在三國戰爭的史上,趙雲為蜀漢的霸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然而要知道,常勝將軍趙雲並不是直接投靠了劉備,最初趙雲是投靠在公孫瓚的麾下,在三國初期公孫瓚佔據幽州,麾下也可以說兵強馬壯的存在,精銳無匹的白馬義從騎射無雙,在戰場上有著諸多的美名,並且有著趙雲這樣的虎將在手,後續公孫瓚為何會輕易的將猛將趙雲讓給劉備呢?
事實上,關於這個問題主要是公孫瓚性格上的缺點造成,在三國相應的史料記載中,趙雲原本是冀州人,帶著自己拉攏的一幫常山士卒,投靠了公孫瓚,然而在看到趙雲帶人投靠的時候,公孫瓚根本沒有將趙雲看在眼中,並且出言奚落道「冀州人不是都投靠了袁紹了嗎?為何你卻選擇來投靠我呢?」
趙雲面對這樣的情況,雖然心中十分的不滿,然而只能是奉承道「將軍仁政,特來相投」根據相應史料的描述,公孫瓚在用人的方面上,喜歡任用自己親信或是自己的心腹,並且對於才能謀略超過自己的人,會是十分的忌憚,這樣一來,趙雲在公孫瓚的麾下自然是處處受到排擠。
後期劉備暫投公孫瓚麾下的時候,劉備在識人用人的眼光上堪稱一絕,對待趙雲十分的熱情親近,原本在公孫瓚麾下心灰意冷的趙雲,也是找到了明主,為此離開了公孫瓚,對於公孫瓚來說,趙雲的離開也是自己希望看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