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公孫瓚,大家對他的印象,應該就是劉備與趙雲曾經都是他的手下,對公孫瓚的事跡大多沒有瞭解。其實,公孫瓚挺厲害的,作戰勇猛,強硬對抗少數民族,穩固了邊疆。自從得到了總督北方四州的授權後,成為北方最強大的諸侯之一。趙雲與劉備在公孫瓚手下時關係十分要好,公孫瓚當然看在眼裡,那為什麼在與袁紹的作戰中,公孫瓚願意把趙雲借給劉備?
當初劉備打了督郵,是靠公孫瓚的推薦成為平原相;在討伐董卓的戰爭中,劉備跟隨公孫瓚,虎牢關前張飛迎戰呂布,救了公孫瓚的性命;磐河之戰的時候公孫瓚被袁紹打敗,又是劉備帶兵前來,扭轉了戰局。從這個意義上,公孫瓚對劉備有恩,劉備對公孫瓚也有恩,兩人感情很深,借一員將領也就沒什麼稀奇了。
這樣做還有個原因,就是公孫瓚有點不信任趙雲,因為他是外鄉人。《三國誌·趙雲傳》這樣記載到:袁紹稱冀州牧,瓚深憂州人之從紹也,善雲來附,嘲雲曰:「聞貴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獨回心,迷而能反乎?」所以,公孫瓚對趙雲也是有提防之心,公孫瓚委以重任的往往是幽州人,把他借給劉備正好可以檢驗趙雲對他的忠心,還能賣個順水人情,何樂而不為。
公孫瓚的德不過是表面文章,不能深入人心,他的義限於庸碌心腹,未曾廣結海內,和劉備相比黯然失色,差若天淵。公孫瓚充滿著男子漢的陽剛魅力,有著讓人欽佩的英雄氣概和行為。這一切使他在社會上享有英雄盛名,從而吸引了不少人,獲得到了大批追隨者。
然而當人與他一接近,時間一長,對他的好感會淡下去,漸漸地失望: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慕名而來的趙雲僅相隨幾個月,就不無遺憾地對劉備說:「從前誤以為公孫瓚是英雄,今看他的行為,不過是袁紹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