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孫權稱帝后封父不封兄?看完這個就明白了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為什麼孫權稱帝后封父不封兄?看完這個就明白了

三國時期東吳大帝孫權,字仲謀,孫堅的第二個兒子,「方頤大口(四方臉,口大),碧眼紫髯」,是一個了不得的君主,當時和後世的人對他多有讚譽。  曹操曾稱讚「孫子當如孫仲謀,劉表的那些兒子就如同豬狗一般(遜色多了)!」,曹魏的元老謀士參謀劉曄則評說「權有雄才,善用兵,見策知變」,大才子蘇軾曾用「親射虎,看孫郎」來描述孫權的騎射和膽略。

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正式稱帝,國號吳,不久後遷都建業(南京)。他追諡其父破虜將軍孫堅為武烈皇帝,生母吳夫人為武烈皇后,自己好幾個錦衣玉食的膏粱兒子也都封了王。

令人意外的是,英姿勃發、雄烈過人,江東六郡的締造者和東吳政權的實際奠基人孫策卻僅被追封為長沙桓王。

孫權的大哥「小霸王」孫策身前就被漢獻帝劉協授予討逆將軍、吳侯。他容貌俊美,性格闊達,喜歡說笑。

當初僅憑從袁術手裡討回的「孫堅舊部一千多人」出來創業,很短的時間就統一了包含吳郡、會稽、丹陽、豫章、廬陵、廬江等在內的江東六郡。

毫無疑義,他在孫堅、孫策和孫權父子三人中對東吳政權的基業貢獻應該是最大的,可是孫權追諡父孫堅為帝,卻有意無意忽略勞苦功高兄長孫策,沒有追封其帝號,這種刻薄寡恩、有欠厚道的行為一直受到包括史學家陳壽在內的後世很多人的詬病。

要知道歷代帝王在對先人的追封上都是比較慷慨的,畢竟這是光大家族門楣、有面子得人心的舉動。比如西晉開國的晉武帝司馬炎不僅追諡老爹司馬昭為文帝、爺爺司馬懿為宣帝,還封老爹的哥哥即伯父司馬師為景帝。

唐代宗李豫在追封他的弟弟建寧王李倓為「承天皇帝」後,甚至還給弟弟補辦了一場冥婚:將姑姑興信公主早亡的女兒張氏許配給了李倓,封為「恭順皇后」;魏文帝曹丕更誇張,先追封老爹曹操為魏文帝,再上溯四代一直追封到曹操的太監爺爺都是皇帝。

孫權為什麼稱帝后封父不封兄呢?其實封還是不封這是他綜合評估後的結果。從好的方面來想,這是他一貫節儉、關注民生、愛惜民力的作風的體現。他在不斷地富國強兵、擴大地盤的同時,注重發展生產,廣推屯田,寬稅薄徭,修養生息。

孫權稱帝后依照兒子追贈父祖當皇帝的歷史傳統,追封老爹孫堅帝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事實上他都沒有追封祖父。本著追封寧少勿多、寧低勿高的原則,他沒有封兄長孫策帝號或許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追封皇帝也不單單是一個名號問題,還涉及到陵寢、宗廟、每年繁多的祭祀禮儀、貢品、日常管理維護以及人員值守等,甚至追封了皇帝還需要配套追封一個「皇后」,又是一大攤子事。零零總總的開支,不是一個小數目。少追諡一個皇帝,不是積蓄了民力、省下了百姓不少負擔嗎?

從壞的方面理解,不追諡孫策帝號也與孫權的經歷和個性有關。他不追封孫策為帝就是為了盡可能降低孫策的威信和減少其影響,讓自己不至於生活在孫策的影子裡。

孫權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在孫策遇刺後成為江東之主,雖然善於識人用人,但是史書上評價他有點類似越王勾踐,生性多疑和陰鷙,是一個肚子裡用功夫的角色。

尤其是其晚年,殺伐決絕,昏聵專斷,讓整個東吳朝堂戰戰兢兢。他執政晚期吳國內部的黨爭悲劇某種程度上就與他這種個性有關。

當年孫策遇刺死於非命時,接掌大位的孫權還是個十八九歲的半大孩子,幾乎沒有任何一國之主的閱歷和威信。當時孫權的名位也只是將軍(後來做大後才稱王稱帝)。

曾經臣服於孫策的那些舊部,猶疑觀望者有之,擁兵自重者有之,割據反叛者有之,乘亂征伐搶奪地盤者有之,可以說是風雨飄搖。

在此之前孫策和麾下諸將、文武官員更多的類似一種意氣相投的盟主和盟賓的關係,不行嚴格的君臣之禮。這個固然與孫堅早逝後孫策與他們孤苦相依、一度在袁術手下同賬稱臣的歷史淵源有關,也因為孫策憑著神勇雄烈、叱吒三軍的蓋世豪氣,不需要那麼看重那些虛禮。

而孫權自知「帥江東之眾,在兩軍陣前決戰決勝,與天下爭衡」這方面遠不如孫策。如果孫策是高聳入雲的秦嶺,他孫權則是巍峨秦嶺腳下的一抔糞土,眼前的「名位「都是大哥孫策的威望罩著呢!

辛虧手握重兵、深孚眾望的周瑜迅速帶兵來前來輔助孫權,而且他刻意率先用君臣叩拜大禮來示範性地確認上下尊卑的君臣關係,言談之中,也恭敬有加。周瑜的聰明和資歷算是暫時穩定了東吳大局。

這段一驚一乍、險象環生的經歷在孫權內心留下了錐心痛骨的烙印:一定要盡快強大起來,走出大哥的陰影,豎立自己的絕對權威,徹底收服那一個個「刺頭」。

特別是孫策臨終前對張昭說的「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這句話,固然可以理解為孫策臨死前對肱骨重臣半真半假式的敲打和測試,但是孫權自己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蔑視和凶險。孫權羽翼豐滿後早早就以高名顯爵把張昭「供起來」而實際將其實權剝奪殆盡就是明證!

這個從孫權去世後謚號「大皇帝」、廟號「太祖」也可看出端倪。很顯然「大皇帝」與秦始皇的「始皇帝」一樣大有深意;另外「太祖」一般用於指開國皇帝或國家奠基者(後來也有用高祖的)。

比如周太祖姬昌、魏太祖曹操、晉太祖司馬昭;唐高祖李淵甚至追封對大唐創建無尺寸之功的爺爺李虎為「太祖」,隋文帝楊堅也同樣尊跟隋朝不相干的老爹楊忠為「隋太祖」。

這些「太祖」基本上是為子孫稱帝打下基礎的人,有些可以說「寸功未立」也當了「太祖」。反觀孫權,不追封孫策帝號倒也罷了,連「太祖」之位都捨不得給老爹。一個「大皇帝」加「太祖」,再結合孫權對父兄的封贈,其用意不言自明:大吳帝國的基業和開國自我孫權開始,孫堅或許有些微功,這裡就沒孫策什麼事了!最大程度地淡化乃至抹殺掉兄長的影響力和歷史功績!

另外,孫權僅依照皇帝兄弟該有的名分待遇封孫策王爵而不贈帝號也有很重要的現實考量,那就是東吳的皇位傳承問題。

孫權謀國深遠,若他追贈兄長皇帝封號,就坐實了自己取得皇位依據的是「兄終弟及」的繼承原則,那麼按照這種禮法制度,孫權按理將來是要把皇位歸還孫策子孫的,而且孫策確實也有兒子孫紹、孫子孫奉這些後人。

宋太祖趙光義當年就是接手兄長趙匡胤的江山,就在皇位傳承上面臨尷尬。他算是厚著臉皮搞了折中:一方面厚待大哥趙匡胤的所有子女,和自己的子女一樣稱「皇子皇女」,並加封大哥的女兒為「國公主」、大哥的兒子為王,民間傳說趙匡胤的兒子趙德芳被封為「八千歲」,人稱「八賢王」。但是皇位的繼承方面,從此就是自己這一支系「一枝獨秀」了!  如果孫策有皇帝的名分,其子孫繼承皇位的合法性就增加了不是?孫權這樣處心積慮的封父不封兄,就是從法統上否定了孫策這一支系的皇位繼承權,實際上是排斥了「兄終弟及」而示範和強調了「父死子繼」的傳承原則,從而堵塞了別有用心的人生事的口實,或許孫策的子孫後輩自己也難保全無異心。

事實上,孫權一勞永逸地「剝奪」了孫策支系染指皇位的可能或許有點薄情寡義,但是確實有利於最大限度地避免家族內部爭奪皇位的紛爭。孫策當年交棒給他時,就有張昭等人一度更看好他的三弟孫翊,如果不是孫策堅持己見,他與「東吳老大」的位子就失之交臂;另外孫權稱帝后,他的五弟孫朗在健在,不排斥「兄終弟及」,孫朗不是也有覬覦大位的可能性?

即便如此,也不是全無風波。孫權晚年由於多疑、昏聵、專權等接連立太子、廢太子,搞得人心惶惶。當時民間有流言孫皓(孫權孫子)已死,孫奉(孫策孫子)或者孫奮(孫權第五子)其中一個會當上皇帝,孫皓知道後立即誅殺掉孫奉。

孫皓是東吳末代有名的暴君,估計一些人受不了他,而且也對孫權的子孫們圍繞皇位展開的醜陋角逐感到失望和反感,因此希望孫策一系能取而代之,於是產生了些流言,這些流言最後卻害死了孫奉。

總之,孫權封父不封兄很可能有各種各樣的綜合原因。但是不管出於哪種考慮,他這種舉動看似不厚道,但是客觀了有利於東吳政權的延續和穩定。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