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孫權眼中,張昭一直是東吳名副其實的頂樑柱?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為什麼在孫權眼中,張昭一直是東吳名副其實的頂樑柱?

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張昭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三國時期,是一個名士輩出的時代。孫吳政權自古便有著」江東子弟多才俊」的美譽,其著名謀臣更是數不勝數。周瑜、張昭、魯肅、陸遜、陸抗等人,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謀士參謀。尤其是張昭,他在孫策時期便已是江東首屈一指的人物。孫策去世後,他更是忠心耿耿地輔佐孫權穩定局勢,為東吳政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雖然,張昭為東吳政權立下了大功,但很多人還是對他頗有微詞。究其原因,就是張昭在赤壁大戰前夕,大敵當前之際,曾經主張投降。從古至今,人們都是讚頌那些敢於抗爭的人,而抨擊那些投降求和的人。在「主和派」和「主戰派」之間,人們也更加青睞於主戰派。因此,後世的三國愛好者大都輕視張昭,說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說張昭沽名釣譽,甚至,還戲稱他為「帶投大哥。」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張昭生平與正史大體相當,於漢末避亂江東。孫策在江東創業時,辟張昭為長史,以管仲視之。孫策臨終時,將孫權托付於張昭、周瑜,遺言「內事托子布,外事全賴公瑾」。 張昭性格嚴肅,對孫權多有直諫。赤壁之戰之際,張昭主降,孫權深感失望。但此後仍對孫權各項決策發揮重要作用。

其實,張昭並不是一個軟弱無能的人,更不是一個熱衷於虛名的人。張昭是徐州人,年少的時候,他學習刻苦,勤學不輟,對很多問題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琅琊人趙昱和東海人王朗一是成名已久的名士,他們兩個與張昭交談之後,都對張昭讚不絕口,說張昭日後的成就不可限量。成年之後,張昭被舉薦為孝廉,獲得了步入仕途的資格。

但是,他認為自己的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於是推辭掉孝廉這一稱號,然後靜下心來繼續鑽研學問。慢慢地,張昭的名氣越來越大,連徐州刺史陶謙都聽說了自己治下有個名字叫做張昭的才子。為了表示對張昭的欣賞,陶謙親自舉薦張昭,想重用他。但是,一心求學的張昭視功名利祿為浮雲,直接回絕了陶謙。陶謙大怒之下,派人囚禁了張昭,想要逼張昭為自己做事。

最終,還是趙昱趕忙從中斡旋,這才救出了張昭。

後來,群雄之間紛爭不斷,戰火很快燒到了徐州一帶。為了避難,張昭和家人一起渡過長江,來到了南京一帶。割據江東的孫策聽說張昭到來的消息後很是高興,沒過多久便授予張昭長史和撫軍中郎將的官職。與此同時,張昭也被孫策的雄才大略所折服,開始竭盡全力地為孫策做事。有了張昭的幫助,孫策少了很多後顧之憂,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軍事上。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遭人暗算,受了重傷,將要不久於人世。彌留之際,孫策將弟弟孫權托付給張昭,並誠懇地囑咐道:「如果孫權能力不足,你就取代他,成為江東之主。如果我們無法在對外作戰中獲取勝利,你不要有太大的顧慮,直接領著大家歸順曹操就行了。」孫權即位後,張昭像輔佐孫策那樣輔佐他,使得東吳的政局沒有因孫策的辭世而分崩離析。

當時,孫權還不到十九歲,說話和行事都略顯稚嫩。朝廷的一些大臣趁機拉幫結派,想要製造混亂,以此來搞分裂。這些人多次拉攏張昭,但都被張昭嚴詞拒絕了。可以說,如果沒有張昭,東吳根本撐不到赤壁大戰的那一天。

至於說赤壁之戰前的投降一事,這完全是出自張昭的一片公心。

其一,曹操當時給孫權寫信,用的是天子的名義。孫權如果抗拒不降,那就是違抗朝廷的命令,在打仗之前就輸了理;

其二,曹操打敗袁紹之後,已經成功地統一了北方,士氣正旺。此時同曹操交戰,恐怕很難獲得勝利;

其三,曹操麾下二十多萬將士,而孫權和劉備加起來也只有五萬左右。從兵力來看,曹操是有壓倒性優勢。

張昭身為文臣,不僅要考慮江東基業,還要考慮江東的眾多百姓。敵我實力如此懸殊,如果冒然開戰,獲勝的可能性實在是微乎其微。張昭老成持重,肯定不會拿眾將士和百姓的生命去冒險。那些指責張昭的人,平心而論,如果將你們放到當時張昭的位置上身臨其境,面對四倍於自己的敵人,你們能堅定地持主戰嗎?恐怕,堅持主戰的人寥寥無幾。

赤壁之戰獲勝後,孫權雖然對張昭有些意見,但還是非常認可張昭的能力。張昭辭官回家後不久,蜀國的使臣來到吳國耀武揚威,吳國的大臣們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夠駁倒他。孫權見狀,不禁歎息道:「如果張昭在這裡的話,這個人怎麼能如此威風!」

嘉禾五年(236年)三月,八十一歲的張昭離開了人世。孫權聽說後很是悲傷,趕忙前去弔唁,還特意吩咐手下,必須用太牢禮來祭奠張昭。在孫權的心中,張昭是東吳名副其實的頂樑柱。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