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曾為前將軍關羽帳下主簿,三國時蜀漢將領。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三國時代是群雄逐鹿的時代,在這樣的一個充滿紛爭的時代裡,無數能人志士紛紛湧現,他們的事跡甚至還成為了後人口口相傳的一部分,甚至有些還成為了某種信仰象徵。
比如說三國之中的關羽就是忠義的象徵,被後人尊稱為「武聖」,關羽一生忠義無雙、光明磊落,但最後的結局卻並不怎麼好。
關羽的命運隨著他在荊州的失守逐漸落幕,當時關羽在北伐初期,水淹七軍,生擒於禁,重創曹魏,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但此時關羽的大本營南郡卻遭到了偷襲,形勢急轉直下。東吳大將呂蒙以白衣渡江之策成功北渡長江,包圍了南郡。在陸遜的配合之下,切斷了關羽退路,關羽兵敗麥城,父子二人被俘。
關羽被殺的經過,諸多歷史典籍都有詳盡的記載:當時孫權已經佔領江陵,並且活捉了關羽及其手下不少士兵,最後將關羽斬首於臨沮。不過在關羽臨死之前他留下了一位良將,這位著名將領後來繼承了關羽忠義的品德,為蜀國立下大功。
關羽在戰死前,只留下一良將,後來帶兵攻打曹魏,名滿三國
那這一位大將是誰呢?他就是在三國後期當中為蜀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廖化。說到廖化,可能有不少人會想起一句關於他的俗語「蜀國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句話帶有玩笑貶低之意,說的是蜀國在後期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大將,所以無奈之下只能選擇廖化做先鋒。
雖然廖化武力對比關羽、張飛、趙雲之流確實稍有欠缺,但是能在後期帶領蜀國大軍和魏國眾多將領相抗衡,說明廖化的能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當時關羽兵敗之後,廖化也被東吳俘虜,不過廖化並沒有屈服投降,而是用計謀詐死,帶著母親從吳國西行,想要回到蜀國去,卻在路上遇到因為失去弟兄關羽而發起伐吳的劉備。
劉備對於廖化的平安歸來非常高興,任命他為別督,最後兵敗回到蜀地,因為廖化常年跟隨關羽又加上此次的回歸,劉備非常信任他,在軍中委以重任。
劉備病逝於白帝城之後,劉禪很快繼位,此時軍中負責諸多事宜的是諸葛亮,蔣琬將廖化等人推薦給諸葛亮。
公元238年,廖化率軍攻打魏國的營寨,魏國派出兩路大軍救援,然而廖化也是熟讀兵書用兵如神,他乘敵軍兵分兩路,而且營寨都沒有駐紮在險要之地的情況下,抓住機會一舉攻下魏國營寨,更是擊殺敵軍大將,打的魏軍潰不成軍。
隨後廖化率軍和鄧艾的大軍對上,當時軍中的軍師是姜維,姜維想要先用計謀奪取洮城,但被鄧艾識破先行拿下,眼看鄧艾大軍已經全面佔據優勢,廖化無奈之下只能領軍撤離。
在姜維發動北伐之前,廖化便對此次出師不太看好,他認為此時蜀國兵力方面並不佔優,又加上急行軍,士兵疲憊程度要遠比對方打,不建議強行出兵。但姜維並沒有採納他的建議,而是依然強行出兵,最後在侯和被鄧艾大軍擊敗。
被鄧艾大軍擊潰的姜維率領部隊往回撤離,本想回到陽安關暫時做歇整,但得知消息陽安關已經被佔領,幸好此時廖化率軍趕到進行支援,在途中又遇到了張翼的部隊,三軍合力抵擋了魏國的進攻。
當時的蜀國國力對比之前已經大幅度衰退,軍中沒有什麼絕世猛將,大軍也沒有了從前的勇猛,但就是這樣的情況下廖化還能率領部隊和鄧艾這種強大的敵人交手,並且戰局上平分秋色,可見他的能力之強。包括廖化對於戰局的把握,也比姜維這位諸葛亮的弟子要強。
最後魏國兵臨城下之時劉禪選擇了開城投降,聽聞此消息的廖化迫於無奈也只能投降於魏軍。
大家們期待已久的《一看就停不下來的三國史》,終於面世了,最愛歷史創作團隊繼續為各位講述精彩故事,讓您遇見不一樣的歷史。
這本書,帶給大家不一樣的歷史體驗,讓我們再一次,酣暢淋漓讀歷史!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
總結:在蜀國的後期廖化年紀其實已經很大了,但年過七十的廖化還在為蜀國殫精竭慮,雖然在武力值上面廖化算不得當世猛將,但是在戰略全局上廖化卻有著出色的才能,只不過當世年輕氣盛的姜維並沒有看出這一點。
「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句話從另外的層面剖析,不正是因為廖化才能出眾,才能在蜀國國力衰落的後期成為大軍的先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