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司馬懿。
打不打得過,一點都不重要。因為,根本沒有必要打!
《兵法》有云:「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在不交戰就能獲得戰爭勝利的情況下,還要去打,那才叫蠢呢!
司馬懿與諸葛亮的交手,是在諸葛亮第四、第五次北伐的時候。司馬懿兩次採用的方法都如出一轍,那就是搶收交戰區的糧食,堅守不戰,用堅壁清野的戰術,對付糧草、物資轉運困難的諸葛亮,專等蜀軍糧盡撤退。
這種行為看上去非常窩囊,甚至魏軍內部都對司馬懿十分不滿,譏諷他是「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後來諸葛亮為了激司馬懿出兵,給他送去了一套女人衣裙,羞辱他如同女人一般膽小,可司馬還是不為所動。
對峙的結果,是第四次北伐因蜀軍糧草耗盡退兵,第五次北伐因諸葛亮中途病逝而結束。從此,蜀漢鴿派蔣琬、費禕主政,多年不曾有大規模戰爭。
有人根據司馬懿堅壁清野的戰術,認為他是不敢跟諸葛亮交手,因為他沒有把握擊退蜀兵、打贏諸葛亮。
這個觀點屬於不可知論,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但是,我想說的是,既然可以不打,那又何必冒險去打?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司馬懿、諸葛亮雙方的攻守立場。
北伐,諸葛亮是攻擊方,司馬懿是防守方。作為攻擊方,戰爭勝利的標準是攻下城池;而防守方只要守住城池,就算是贏了。既然如此,防守方為什麼一定要出兵和攻擊方正面交鋒呢?
自古交戰,打的不僅是將領的指揮水平和軍隊的戰鬥力,更重要的是後勤保障、糧草供應,因此才會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說法。
這一點,顯然是守方比攻方更有優勢。因為攻方的糧草必須拖著長長的運輸線,不斷往前方戰線供應,而守方有城池,有儲存的糧食,裡頭飲食、醫療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不像攻方那樣風餐露宿,隨便生個病估計就再也回不去了老家。
所以我們無論看史書、小說、評書、影視劇,不願意交戰的都是守方,著急攻打的都是攻方(除非守方的城池被徹底包圍了)。你只能看到攻方不斷到城下叫罵,從沒看見他們按兵不動,守方主動跑到他們營地外面罵罵咧咧的。
因為攻擊方耗不起啊!大軍在外一天,要耗費多少糧食?至於防守方,只要儲備充足、心態好,城中就是巴厘島!
這個問題在諸葛亮的北伐過程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蜀漢與曹魏兩國國力懸殊實在太大,漢代天下十三州,蜀漢只有西南益州一個,曹魏獨佔北方九州。以一州的糧草對付九州,你說費力不費力?
更何況,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就決定了蜀漢的兵糧運輸存在先天性的困難。而曹魏呢?後方是一片坦途,關中平原沃野千里,糧食可以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前線。
我們舉一個例子,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攻打陳倉,當時曹真已在前一年預料到這點,派郝昭修築城池。結果,諸葛亮浩浩蕩蕩殺到陳倉城下,怎麼攻都攻不進去。一個多月後糧草耗盡,只得灰溜溜地回去了。
既然曹真、郝昭有這麼好的經驗,司馬懿為什麼就不能照葫蘆畫瓢呢?
就這樣,司馬懿頭一次耗到了諸葛亮糧草耗盡,第二次直接把諸葛亮耗到油盡燈枯,撒手人寰。不用承擔任何風險,多好!
但是有人會說,難道司馬懿就不想滅掉諸葛亮嗎?斬殺諸葛亮,這是多麼大的戰功啊!
可能想也可能不想。養寇自重這種陰謀論,自古就有許多人相信,說司馬懿想把諸葛亮留著,對曹魏構成威脅,這樣朝廷就不會收走自己的兵權。
這個說法邏輯上講得通,但諸葛亮就那麼好滅嗎?
想讓諸葛亮吃大虧,基本上不太容易。
諸葛一生唯謹慎,出兵之前都留有後路。第一次北伐,馬謖失街亭這麼大的漏洞,諸葛亮都能「拔西城千餘家入蜀「,從容退走。
況且在諸葛亮沒有明顯失誤的情況下,就更不可能指望司馬懿一個防守反擊,把諸葛亮指揮的蜀軍擊潰了。
既然滅不掉,費那個勁幹什麼?讓他們走就是了。
就魏軍與諸葛亮交手的戰例來看,不交戰就是比交戰要好。
第二次北伐,郝昭成功堵住了諸葛亮進兵的道路,熬到他糧盡退兵。結果王雙出兵追擊蜀軍,反被斬殺。第四次北伐,同樣的情形又上演了一回。諸葛亮退兵,張郃追擊到木門道,被埋伏在此的蜀軍射殺。
可見,諸葛亮真的很會保證退兵的安全,時時刻刻都留有後手,跟他打仗,確實難以佔到大便宜。
關於張郃之死,有人認為是司馬懿判斷失誤,也有人認為是他故意為之,就是要借諸葛亮之手除掉忠於曹魏的張郃。
不管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是對的,但它們都證明了一點,那就是不打是對的!司馬懿防禦住諸葛亮的進攻,不就達到抵擋蜀軍的戰爭目的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