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司馬懿留有一計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人們常常說「少年不知歌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這句話也可以稍加改編為「少年不知書中意,讀懂已是書中人」,用這句話用來形容《三國演義》也是非常的貼切的。通常人們提起《三國演義》,大家的第一印象總是足智多謀的軍事家諸葛亮,仁義愛才惜才的仁義之君劉備,驍勇善戰的被譽為一代梟雄的曹操,但是對於司馬懿大家或許就沒有那麼瞭解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講一講這個司馬懿,講一講司馬懿死前遺留一計,千年無解,卻被此人識破。
司馬懿,《三國演義》中三國時期,魏國非常傑出的軍事和政治家、晉國王朝得以創立的重要奠基者。可與諸葛亮的智謀相媲美。司馬懿曾經官至曹魏的重要官職,他還是被托嬰輔佐了三代孤嬰的輔政之肱骨大臣。在魏朝覆滅彌留之際趁機掌權,成為了魏國朝政握有實權的重臣。司馬懿善於謀略,多次獻上奇策,征伐常立奇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當要數曾經兩次率領大軍成功防禦住了諸葛亮北伐和平定遼東。對灌田、製造溝渠引水等農耕經濟上也頗有造詣,推動了魏國農耕經濟的發展。司馬懿逝世以後,以郡公和最高的規格予以厚葬,葬於首陽山。謚號宣文;話說在輔佐三代君王之時,雖有謀權篡位的狼子野心,但卻隱忍至極,一直蟄伏。
司馬懿逝世後,他的次子司馬昭被封為晉王后,為司馬懿請謚號為宣王。司馬炎稱皇帝之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古時候的人,對於死後的身後之事是非常謹慎小心,而且有諸多的忌諱的,尤其是像司馬懿這樣的大人物,特別害怕被後世那些不懷好心的盜墓之賊擾了清淨,生生世世不得安寧。因此在司馬懿身體日漸衰弱之後,深知自己命不久矣,於是他就叫來了他的兒孫們,要他們逢年過節連祭祀之日也不得祭拜。司馬懿的兒孫不敢違抗,嚴格按照司馬懿的遺言去做了。在司馬懿下葬的時候,場面非常的壯觀宏大,而且還有很多的棺材,陪同司馬懿的棺木一同下葬,每一個棺材的用材、外形、雕刻花紋都是一模一樣的,根本分不清究竟哪個棺材放著司馬懿的遺體。
並且這些抬棺材的人都必須要提前喝下毒藥,也就是說,當這些人把棺木下葬之後,他們也不會被允許活著離開這塊墓地。司馬懿這一系列的方法措施確實是非常的奏效的,歷經了一千多年的歷史變遷,司馬懿的墓地也沒有被那些盜墓賊和考古專家發現。不得不感慨司馬懿真的是足智多謀之人,他的謹慎程度真是讓人讚歎不已!但是卻在千年之後,一個平靜無雲的午後,一個世世代代以種地為生的老人家在耕地的時候,在自家的田地裡發現了一塊製作非常精美的石碑。村裡的幹部把這件事上報給政府,政府派考古隊前來考察,不想這片土地下面竟然就是苦苦尋覓不得的司馬懿墓。
一代智謀超群的軍事家、政治家,苦心設計的墓穴,就這樣被一個目不識丁的老人家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