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後期姜維的多次偏軍西入與大舉北伐,最後被證明是無法改變歷史走勢,結果上是徒勞的。軍事上來說,擊破郭淮、迎回治無戴、斬殺徐質乃至大破王經等戰果雖然也曾一度重創曹魏,但只是削弱了曹魏對隴右地區的統治,卻未真正達成「隴以西可斷而有」的戰略目的。感興趣的讀者和三國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既然如此,那麼北伐本身是對還是錯,是力挽狂瀾延續國祚還是空費國力加速滅亡,後世一直爭論不休。可以肯定的是,武侯並沒有看錯人選,姜維作為武侯北伐的繼承者,本人具備十分優秀的軍事能力,不管是早期的偏軍西入還是後期的興軍大舉,都是以弱攻強,在面對曹魏郭淮、鄧艾等著名將領時仍能抓准戰機,斬殺討蜀護軍徐質拔民還蜀、大破雍州刺史王經殲敵數萬,並將沓中在內的部分隴右領土納入蜀漢勢力範圍,已實屬不易。不過,小國不顧一切和大國拼消耗,確實得不償失。曹魏邊境的軍事重鎮中合肥、襄陽兩處防吳,防蜀僅祁山一處,魏、吳間戰事的頻率也超過蜀漢。由於姜維屢次出師損耗國力,並最終致使曹魏防守重心逐漸西移,更改了攻滅次序,需要承擔部分亡國責任。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一將守關,萬夫莫開」,這是眾人皆知的事實。所以有這樣一種說法:如果姜維沒有頻繁北伐,而是如費禕那樣扼守天險閉關保國,蜀漢即使不能傳位百世,但也絕不會在孫吳前面滅亡。這個觀點雖有道理,但更需要兩個前提,這兩個前提也為蜀漢是否應該不斷北伐提供了參考答案。
首先,在《三國誌·魏書·劉放傳》裴注引《孫資別傳》中完整的記錄了一件事:早在蜀漢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武侯上《出師表》進駐漢中時,魏明帝曹睿就有先發制人出軍伐蜀的打算。曹睿徵求群臣意見,散騎常侍孫資認為不妥,以魏武帝曹操當年入漢中討伐張魯和救出夏侯淵殘部兩事為例算了一筆「伐蜀」賬:如果進攻漢中,此去道路險阻,前方征戰的精兵、後方從事運輸的人員以及需要另行調撥防吳的兵力加在一起需要十五六萬人,規模如此龐大的調動必定會導致天下騷動,費力廣大,根本就是得不償失,不如「分命大將據諸要險,威足以震攝強寇,鎮靜疆埸,將士虎睡,百姓無事」,等到數年之後「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弊」,可以不戰而勝。曹睿聽後表示認同,打消了伐蜀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