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中袁術的結局是怎樣的介紹
在漢末所有諸侯當中,袁紹和袁術兩兄弟的身世相對比較顯赫,他們出身於東漢的世家大族汝南袁氏,袁紹是庶子而袁術是嫡子。
董卓奉命帶兵進京名為誅滅宦官,實為掌握政權。膨脹的野心促使他廢了漢帝劉辯,漢帝被廢後,袁術出奔南陽,形成了一個以他為首的政治集團,開始獨立作戰,聲勢較次於袁紹、曹操等從奔走之友到以「遊俠」為基礎,推舉袁紹為首的政治集團。
《三國演義》裡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的時候,曹操曾論袁術為「塚中枯骨」,而在正史《三國誌》當中,這個評價是出自大儒孔融之口:「北海相孔融謂先主曰:『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塚中枯骨,何足介意』」。然而為何實力強大的袁術卻落得如此評價?
他的哥哥袁紹也是一位擁有宏大才略的諸侯,由於庶子出身,和袁術一直關係不好,所以在平董卓之後,兄弟兩「各外交黨援,以相圖謀,術結公孫瓚,而紹連劉表」。後來袁術借自己兗州刺史的職位,想要入主陳留,與曹操展開封丘之戰,最終以失敗落幕。袁術集團經受了一次大的打擊之後野心不減反增,借玉璽和民間讖緯僭號稱帝,號「仲家帝」四方震動。僭號之後,雖有汝南袁氏的名頭,名不正言不順,孫策與其斷絕聯繫,甚至當地的名士大族,如張承、何夔都不應辟招,周瑜父子雖為之奔走,但最終投入孫氏集團。僭號建國後他進攻徐州,被呂布大敗,後來又把矛頭轉向豫州,打算進攻穎川許都,奪取漢家標誌:漢獻帝。袁術的僭號和作為終究刺激和激怒了了以「匡輔漢室」為名的曹操等諸侯,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夏,曹操表孫策為漢明將軍,襲爵烏程侯,領會稽太守,令他跟陳瑀、呂布一起進攻袁術,又逢蘄陽之戰大敗,前有呂布斬使背盟,楊奉、韓暹臨陣倒戈,後有孫策反叛,禍起蕭牆,袁術集團以全敗告終,自此一蹶不振。
失敗後的袁術想要歸帝號於哥哥袁紹,便帶兵去青州投奔袁譚,不料路上遭到曹操派遣的劉備與朱靈的阻擊,行至江亭憤懣而死。《三國演義》上講袁術在投奔袁譚途中想喝蜜水,而兵士告訴他沒有,因此被氣死的。反倒更添了一分戲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