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給《三國演義》裡提及的城市列一個受關注排行榜,荊州恐怕要位列第一,其他諸如許昌、鄴城、洛陽、成都、建康等都得往後面站。因為在決定東漢末年各方勢力的進程中,荊州幾乎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圍繞荊州發生的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劉備也得以鹹魚翻身。蜀漢與東吳以荊州為爭端的矛盾也決定了兩國勢力的此消彼長。在三國後期,西晉與東吳的對峙,其實就是在荊州地區的對峙,對於西晉而言,拿下荊州就如同拿下東吳;對於孫皓而言,保住荊州就是保住東吳。
可以這麼說,三國始自荊州,又結束於荊州。
荊州是劉備的翻身之地,他真正的事業是從這裡出發,然後向西發展,奪取益州,接著又在公元219年奪取漢中,漢中是四川向北方嵌進去的一把匕首,從西南一隅向長安挺進了關鍵的一步,進可以攻擊關中,染指中原,退可以作為戰略高地,阻擊敵軍。如果歷史定格在那一刻,蜀漢在當時,其勢力已經超越東吳,接近北方的曹操集團。一個地跨東西,遙接南北的大國迅速崛起,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思想正在變成現實。
然而,天意捉弄人,正在蜀漢集團往上走的時候,東吳卻抽走了蜀漢腳下的樓梯:荊州。呂蒙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劉備從此無荊州。荊州的喪失,使諸葛亮再也無法有效地實施他的北伐中原戰略,他的六出祁山戰略,其實就是一個跛腳鴨計劃,原因就在於失去了荊州方面的配合。荊州是蜀漢向東部踏出去的一腳,被呂蒙削斷之後,諸葛亮的北伐任憑有多少能耐都走不穩,「隆中對」裡面早就講過:「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因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在關羽死後,劉備急於要興師討伐東吳,在大部分人極力反對的情況下,仍然固執己見,興師動眾,千里南下,原因其實只有一個:奪回荊州。如果將伐吳之戰停留在為兄弟報仇的層面,那就是你太不懂劉備了。創業不容易,保業不容易,身經百戰,飽嘗了失敗滋味的劉備,深深地明白,一旦荊州分公司失去,蜀漢就失去了一條腿,成了跛腳鴨,之後的北伐戰略完全就是水中月,鏡中花。
劉備伐吳,是為了以後的進一步發展,而不是一時血氣,是具有戰略眼光的。然而,弔詭的是,劉備早幹嗎去了?就在關羽攻襄陽,陷入南北兩面作戰的時候,他幹嗎去了?為什麼坐視不救。
這裡就讓陸遜的話來說出劉備的苦衷:「緣山截嶺」,「自當罷於木石之間」。此語道破劉備沒有及時救關羽的真實原因:四川與荊州之間被山嶺截斷,路途不暢,劉備出來一趟不容易,光是爬山都要累死他們。
一來路途遠,不能及時救兄弟,二來手忙腳亂,被耽誤了。蜀漢有一位不太知名的將領,名叫廖立,他很敢於講話,直接指出劉備在荊州沒有擺平的時候就貿然發動北伐,結果在定軍山一帶筋疲力盡的時候,根本顧不上荊州,關羽只好自己保重。廖立的觀點很明顯:先穩住荊州,然後再圖謀北上發展。由此可見,劉備保荊州是對的,然而就是在節奏上沒把握好而已。由此可見,凡是戰略步驟,格局對未必結局好,問題是要有統籌兼顧,節奏不能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