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執意發兵東吳,聲稱是為關羽報仇,不接受東吳和議,一開始蜀軍氣勢如虹,東吳陸遜反倒以逸待勞,公元222年,劉備兵敗夷陵,之後退到魚腹縣,將此地改為永安,而後轉往白帝城,公元223年,諸葛亮由成都趕往永安,之後劉備於永安宮駕崩,享年63歲。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之後並沒有回成都,而是留守白帝城,也不是說沒有時間返回成都,而是劉備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回去,這又是為何?
是羞於見朝中大臣嗎?這個肯定是有的,畢竟劉備一定程度上就是惱羞於夷陵之戰的慘敗,痛心疾首,一病不起,最終去世的。
但這個只能說有影響,畢竟劉備不是個感性之人,他是很理性的,若是容易被感性之事支配決定,劉備是不可能走到如今這一步的。
劉備不走最重要的還是為了對付當時的大敵孫權。蜀軍新敗,東吳定是想乘機攻佔更多蜀漢土地的,永安是當時蜀漢與東吳前線地區,劉備此舉頗有天子守國門的味道,定能振奮大敗蜀軍的軍心,讓陸遜不敢再攻來。
劉備這個老大作用還是很大的,守在這很快就將殘兵聚集了起來,到後來永安守軍已有兩萬之多,防禦工事也很快就修建了起來,陸遜不再敢打永安的主意。
事實上劉備這樣做是非常高明的,因為當時的東吳一時間又攻破不了劉備,在長江北岸又有曹操的攻擊,很快就派使者和劉備議和,劉備當然只能答應,畢竟此時的蜀國兵力大損,只有和東吳再次合作共同抵抗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