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死後,諸葛亮先後六次出祁山,而後諸葛亮死後,姜維也興師北伐不過討伐活動成效甚微,屢次討伐不僅並未影響到魏國根基,反而導致自己國庫空虛,使蜀國成為三國中軍事經濟最差的一方。
三國鼎立
所以在中期即可預見其結果的情況下,精明的諸葛亮為何無休止的繼續討伐活動,是為穩定本國政治,安內必驤其外麼?
首先諸葛亮北伐和姜維北伐,他們的戰略是不一樣的。蜀漢北伐從225年開始籌備,至262年為止,總共37年。諸葛亮當初分析北伐成功最基礎的一個條件是待天下有變,歷史的局勢則每一年都在變化,不能把數十年的戰略一概而論。而且國防策略是否正確還需要根據敵國情況進行合理的調整,某個時期策略正確不等於一直正確。
諸葛亮為長期作戰,在漢中實施屯田,又設立督農運糧。蜀軍極盛時兵力十數萬,郭沖認為諸葛亮在祁山時兵力八萬,裴松之認同這個說法。合漢中駐防軍,在諸葛亮時期蜀漢前線部隊就已經超過十萬,諸葛亮並無兵力上的劣勢。特別是228年曹休於石亭大敗,東線非常吃力。234年,孫權領十萬攻合肥新城,陸遜、諸葛瑾令萬餘入江夏。說到綜合國力消耗,曹魏並不亞於蜀漢,況且多線作戰的曹魏會比較被動。
諸葛亮北伐
雖然國力懸殊,可是讓敵人的主力部隊找不到決戰的地點和時間,一直進攻敵人薄弱的地方就變成了以強凌弱之勢,空有蠻力而無處用就等於沒用。單純的羅列國力和人口,忽略全局戰略才會認為蜀漢、孫吳無可勝之機。
認為諸葛亮為了情懷作戰或轉移內部矛盾,什麼以一州之力伐九州或認為諸葛亮自不量力,這些人都是太小看諸葛亮的謀略了。諸葛亮從政治到軍事都是一名實幹家,怎麼可能為了不切實際的想法而盲目進兵。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諸葛亮割據隴西、涼州的戰略擁有實現可能性。
姜維北伐的根本目的是什麼?253年,費禕被刺。姜維開始掌控蜀漢兵權,他同年響應諸葛恪出兵北伐,當時司馬師剛剛掌權,政權不穩,是非常有利的時期。隆中對所指天下有變,正是此時。結果司馬師取虞松之計,行周亞夫故智,對諸葛恪避而不戰,別遣關中主力進攻姜維,姜維因準備不足,兵糧用盡而撤退。這一次孫吳、蜀漢趁東關大勝北伐,從諸葛恪、姜維主觀看來合情合理,然而儘管孫吳上下反對,蜀漢的張嶷、諸葛瞻也不支持。再從結果看來,這一次進攻都是過於冒進了,徒勞損耗國力。
姜維北伐
總結蜀漢37年軍事動向能夠得知,在諸葛亮時期北伐最為有利,光是令曹魏增援雍州就已經能令其國力疲憊,令曹魏在雍州投入大量兵力,沒精力對付公孫淵、軻比能也是好事。諸葛亮奪取三郡以割據涼州也是最妥當最具有可能性的戰略。蔣琬執政時期對國力有恢復之功,但並不是高明的戰略家。司馬懿北攻遼東時,蔣琬沒能籌劃大規模軍事行動,錯過一次機會,又企圖從涪走水路進攻,行險計。費禕時期,國力仍舊平穩增長,姜維輕兵入羌也獲得許多戰果,還有重創曹魏的興勢之戰,但司馬懿發動政變時費禕沒能組織大規模軍事行動也是目光有限。
可無論如何,諸葛亮、蔣琬、費禕時期對蜀漢國力都沒有明顯的損耗,並不存在此三人令蜀漢國庫空虛的說法。而自姜維起蜀漢才連年興兵,且把戰線全面由漢中移到武都、隴西,補給尤為困難,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能在祁山屯兵八萬,姜維只能出兵四五萬的原因,戰線拉的太遠。考其根本,姜維雖與陳衹關係不錯,但手握重兵的姜維政治危機感比蔣琬、費禕都沉重,必須要通過軍功來樹立自己威信。其次姜維本是雍、涼之人,對當地人心、地形熟悉,若能在此地獲得根據地,能有效建立起防線,好割據涼州。朝中因為陳衹病死,黃皓秉政,局勢相當緊張,姜維在這局勢上還有了段谷之戰的劣跡,遭到譙周等本土勢力不滿,新上台的諸葛瞻亦對姜維反感,蜀漢面臨著內部分裂,綜合因素下才導致蜀漢國力大幅度下降,百姓面有菜色,其罪當在劉禪昏庸、黃皓奸惡、姜維好戰、諸葛瞻無為身上。當時諸葛亮已死二十年,與他並無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