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一生最大的錯誤就是殺關羽奪荊州 甚至為東吳的滅亡埋下禍根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孫權一生最大的錯誤就是殺關羽奪荊州 甚至為東吳的滅亡埋下禍根

還不知道:孫權錯誤的決定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公元219年,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裡,劉備取漢中,黃忠誅殺夏侯淵,蜀漢、東吳、曹魏割據一方,似乎誰也奈何不了誰。但是,看似平衡的局面,一旦被打破那就會一發不可收拾,而打破這一切的正是關羽之死。

襄樊之戰,關二爺以其神勇威震華夏,不僅控制了襄陽以南的大片地區,連荊北的漢江水道也牢牢的握在手中。當然,這一切與諸葛亮脫不了干係。如果不是諸葛亮之前對荊州的大力治理,關羽是不可能在劉備入蜀,荊州軍力被抽空的情況下和曹操來一場死磕的。要知道,襄樊之戰,關羽除了斬殺龐德外,還將於禁帶來的援軍盡數擊敗,曹仁、滿寵等曹魏高級官員命懸一線。這樣的戰果讓整個荊北為之震動,那些臨近荊州,原本是曹操地盤上的民眾紛紛起兵反抗,許昌的南面,烽火不歇,就連曹操的大本營鄴城都發生了幾場暴動。曹操軍中留守老家的是他的兒子曹丕,曹丕對這些反抗份子的處理也是簡單粗暴,統統殺掉,不僅反叛的人要殺,那些家屬也不能放過,光連坐死的人都有上千。古人極其注重宗族關係,這幾千人的宗族基本都在襄樊,曹丕這樣做,肯定失了荊北的民心,只要給關羽足夠的時間,這片地區一定可以拿下。

但此時曹操的援軍已經快到了,關羽必須盡快打下襄樊。於是他估摸著江陵固若金湯,孫權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打下來的,就把江陵後方的部隊調往前線,想在曹操來之前搞定曹仁。他萬萬沒有算到呂蒙暗自和曹操聯合,來了一手白衣渡江,江陵落入東吳手中。此時曹操的援軍也到了,關羽陷入死局,只能南下。沒想到這次孫權行動迅速,切斷了南下的路,也阻斷了劉備支援關羽,最終關羽被抓,誓死不降,孫權斬之。

這樣做孫權雖然得到了荊州,也招降了一些蜀漢的人馬,看上去實力增加了,但是卻造成了政治信用的破產。我們不妨看看孫權這幾年裡都做了些什麼,先是聯合劉備打曹操,接著又判劉聯曹,誅殺關羽。不僅如此,他還鼓動曹操篡取漢室江山,像曹丕稱臣,後來又自己稱帝。拋開《三國演義》的粉絲濾鏡,這不就是一個反覆無常的投機軍閥形象嗎?一開始大家以為孫權是一位「承父兄之烈」的賢主,後來一波操作直接成了「反覆傾危」的小人,這樣的他能一統天下簡直是史詩級難度。

襄樊之戰時,曹操也想過和孫權合作,特地將夏侯惇和張遼駐守在淮南的部隊撤了,放棄合肥。如果這個時候的孫權能佔領合肥,隨後劍指兗州,仍不失為一代霸主,王業或許可成。可惜的是劉備和關羽外交不配合,劉封和孟達更是冷眼旁觀,最終讓孫權選擇了下下策——動兵。當然幸運的是曹操死的早,曹丕剛繼位,業務不熟悉,孫權趁機還奪取了襄陽,整個荊州收歸東吳。

不過這個時候的荊州早已殘破不堪,經濟生產遭到了巨大的破壞,百姓流離失所,瘟疫橫行。這個時候的江北民眾不是遷往中原就是逃到江南,原本富裕的江北平原成了一片郊區,一直到劉宋時期都十分荒涼。

所以,孫權這個時候取得荊州並不是一件好事,江北區域並沒有辦法供養駐紮在此的十萬吳軍和荊州巨大的官僚體系,不僅無法向中央提供財政收入,還要中央倒貼。東吳只是一個地方割據勢力,即便地區富有,久而久之也會被拖垮。所以孫權這樣做不僅虧了信譽,還折了不少兵力,甚至為東吳的滅亡埋下禍根。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