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關羽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中文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可能有些人認為關羽水淹七軍、俘虜於禁後,立馬退兵比較好。但其實這樣做沒有太大意義。
這樣做的戰果,只是擒獲了於禁,以及俘虜了三萬士兵。
當時魏國實力比蜀國、吳國強大的多,損失了三萬人影響不大,很快就能恢復過來。而蜀國補充了這三萬人,也不會有太多的提高。這樣對大局是沒有影響的。
關羽的目標是奪取襄陽、樊城。對蜀漢來說,這裡是進入中原的門戶。拿下了襄陽、樊城,則可長驅直入,進攻南陽、許昌、洛陽等魏國核心地區。
對於魏國來說,襄陽、樊城同樣也是他們進攻荊州的前哨基地。
所以,襄陽、樊城才是最重要的。誰控制了這兩個地方(其實這倆地挨著的,可以算做一個地方),誰就掌握了戰略主動權。
幾百年後,南宋就是靠襄陽抵抗了蒙古好多年。襄陽失守後,南宋很快就滅亡了。在金庸小說裡,郭靖也是長期在襄陽抵抗蒙古人。
所以,關羽在水淹七軍之後,肯定是要趁曹魏兵力空虛之際,繼續進攻襄陽、樊城。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的擴大戰果。拿下襄陽、樊城,則有很大可能可以攻下南陽、洛陽、許昌等中原地區,給魏國致命的打擊。魏國則很可能只能保住黃河以北的國土,中原、關中、山東等地都會喪失。三國局面將會因之而改變。
不過,樊城守將是曹仁、滿寵,他們一直在極端不利條件下堅持抵抗。後來徐晃帶來了援軍,擊退了蜀軍。最後關羽沒能打下樊城。
但如果沒有孫權、呂蒙的偷襲,關羽是能夠打下襄陽的。這樣,對蜀漢來說也是非常大的成功。
當然,如果關羽水淹七軍之後就撤兵,那蜀國不會丟掉荊州。但同時也失去了拿下襄陽、進軍中原的大好時機。這樣的機會是很多年的遇不到的。
如果關羽在水淹七軍之後,不繼續進攻襄陽、樊城,反而退兵,那他可能都沒臉見劉備、諸葛亮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