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那我們的主人公孫權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
公元215年,曹操發兵漢中,進攻張魯,後方空虛。志在一統天下的孫權剛剛解決了與劉備的邊境問題,後患消除,於是發兵十萬,準備渡江進攻曹操在長江邊上建立的據點城市合肥。曹操攻打漢中之前,在合肥留下了張遼、李典、樂進三員大將,以及8000名士兵。面對孫吳大軍絕對優勢的兵力,魏軍將士也是惶恐萬分,把河邊的船隻隱藏起來,向曹操求助。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孫權遭遇了自己人生最恥辱的一場大戰。合肥之戰的大體過程是這樣的:
第一階段,孫權大軍過河後,張遼親自上戰場,帶著800大軍衝擊孫權軍陣,孫權方面立足未穩,大亂,張遼斬殺兩員孫吳大將後,還一度接近了孫權大營,孫權拿著兵器保護自己,此役成為張遼一生最經典一戰,若非此戰,千年後,張遼斷不會入武廟;
第二階段孫權命大軍以優勢兵力圍城狂攻,十幾日不克,吳軍損失慘重,瘟疫開始流行;
第三階段,孫權下令撤退,親自帶領凌統、甘寧、呂蒙、蔣欽幾名大將和少量士兵斷後,結果被張遼識破,再次帶著少量兵力追殺,在逍遙津北與孫權大戰,凌統等人死戰,孫權險些被張遼所抓獲。
《三國誌·張遼傳》記載,此戰過後,「太祖壯遼,拜征東將軍」,而且《三國誌》裡還借此進行了些許誇張的描述,稱此後東吳小孩哭泣,大人喊張遼名字則止泣。而且張遼晚年奄奄一息的時候,還被魏文帝曹丕抬上船,嚇走了準備進攻的孫權。
毫無疑問,失敗者在歷史上是沒有話語權的,東吳大帝孫權弱冠即南面稱孤,坐斷江南,居然被正史如此描述,也實為可歎。不過,另一方面我們看到,孫權手下著名將領輩出,退走逍遙津的時候卻要親自斷後,這是否有些不自量力呢?事實上,孫權狼狽於逍遙津,千年以來確實爭論不休。
正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作為三軍統帥和一國之主,曹操向來坐鎮中軍,但凡帳下有能用之人,也絕對不可能親自衝鋒陷陣,《三國演義》中遭遇馬超時割須棄袍,雖然是傳說,卻也很好的體現了曹操的風格。孫權為什麼不知道愛惜自己的性命呢?
事實上,孫權選擇親自斷後確實有著充分的道理。
首先,逍遙津險些被活捉的時候,吳軍已經是承認了失敗,這個時候軍隊士氣低落,而孫權的統帥威信也切實受到了影響,他急切的需要展現一下自己的能力和才華,以求重新獲得三軍信任。
其次,孫權自身確實有著很強的戰鬥力,《三國誌·吳主傳》記載,建安二十三年,孫權曾經騎馬射虎,馬被虎所傷,孫權用雙戟把老虎射傷。蘇東坡後來還稱讚「親射虎,看孫郎」。老虎是百獸之王,歷史上所有挑戰猛虎的將軍,無疑都是非常勇猛的。從武力上看,孫權親自斷後,絕非不自量力。
第三,親赴戰場殺敵乃是孫氏的立國之本,孫權原本是繼承父兄遺業。孫權之父孫堅就曾經是袁術帳下的勇將,《三國演義》裡的「關羽溫酒斬華雄」,其實主人公不是關羽而是孫堅,董卓大將華雄正是孫堅所殺;初平三年孫堅奉袁術之命討伐劉表,大敗劉表手下的黃祖,孫堅一路狂追,結果過於勇猛,中了埋伏,被射殺。
而孫權的兄長孫策更是出名,《三國演義》裡稱他江東小霸王。《三國誌·太史慈傳》中記載,孫策曾經與太史慈陣前單挑,而事實上孫策當時帳下有韓當、宋謙、黃蓋等大將,當時孫策選擇自己上前。結果孫策刺傷了太史慈坐騎,拿走了太史慈脖子上掛的小戟,而太史慈也孫策的頭盔。後來太史慈也因為這樣的原因,折服於孫策英雄蓋世,一心投靠,曹操百般拉攏不為所動。
孫權顯然也繼承了這份基因,不僅有勇力,而且非常勇敢。只可惜,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孫堅勇敢一生,因為獨自騎馬外出被射死,孫策勇猛一生,也因此獨自外出被許貢門人所殺。孫權絕對不是沒有上陣殺敵的才華,只可惜第一次上陣就遇到了千古著名將領張遼。不過這對於孫權來說,也未必不是好事。他雖然敗給了張遼,卻被打磨了銳氣,不會像父兄一樣自負勇力,最終遭到反噬。
其實,親赴戰場的古代帝王並不罕見,比如漢高祖劉邦在征討項羽和英布的時候,就曾經將自己暴露在兩軍陣前,而且都被射傷,最後一次還中了致命傷;曹操起兵之初,也曾經在於徐榮的交戰中被射中,幸好曹洪讓出戰馬他才得以逃命。謀求天下霸業的人,始終躲在後面還能成功的幾乎不存在。只不過孫權首次親赴戰場,就遇見高等級對手張遼罷了,經驗嚴重不足,所以才導致被全方位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