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孫權為三國時期吳主,他繼承父兄基業,一生勤勉建功立業,成為一方霸主,但是他晚年時期卻性情大變,成為一個乖張殘戾之人,這是為什麼呢?
200年,孫策遇刺身亡,18歲的孫權執掌吳國,成為一方諸侯,之後他與蜀國聯盟,打敗曹魏,穩定局勢,又在夷陵之戰中打敗蜀國,統一江南,是一位少有的明主,然而,到了晚年之後,孫權的性格開始改變,他變得多疑嗜殺,忘恩負義。
223年,劉備病故,此時曹操也已經於兩年前去世,年過四十的孫權終於鬆了一口氣,老對手都已經領了盒飯,這些乳臭未乾的小輩能興起什麼浪來?於是他的性格開始慢慢改變。
棄用張昭
孫策立業之時,張昭已經作為重臣被委託於文武各種重大事件,孫策臨死時,將孫權托付給張昭,由此可見張昭在孫策心中的地位之重,也側面反應出了張昭的治國才能。孫權繼承基業之後,根基不穩,局勢動盪,一些臣子欺其年輕,多有異心甚至公開反叛,張昭時刻教誨孫權治世道理,像孫權的老師一樣,他幫助孫權安撫百姓,安定天下,坐鎮後方,又廣招賢才,很快便安定了人心,剷除了叛亂,穩定了江南局勢。可以說孫權能在江南站穩腳跟,一半的功勞要算在張昭頭上。
然而,這麼一位功勳卓著的老臣,在孫權兩次要設立丞相時都未入選,即使張昭被眾人所推舉,也是民心所向,孫權卻仍堅持不用,理由是張昭敢於直諫、性格剛直,不適合當丞相。孫權這樣的行為不但把這位老臣的心傷透了,而且一定程度上使眾人有些寒心,在他稱帝后,張昭以年老多病為由,申請退休,不再參與政事。
逼死陸遜
陸遜多謀善慮,忠誠耿直,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曾指揮夷陵之戰、石亭之戰等獲得勝利,為東吳立下了赫赫戰功,是東吳的「社稷之臣」,曾被孫權立為丞相。
孫權晚年,太子孫和跟魯王孫霸兩宮並立爭奪太子之位,之後孫權與太子孫和關係惡化,有意將孫和廢去太子之位,陸遜上書言嫡庶之分並請求不要廢太子,卻由此遭到了孫權的猜忌而被問罪,最終憂憤而亡。陸遜跟隨孫權四十多年,出將入相,最終落得個如此下場,使得朝野震驚,人心撼動。
太子之爭
孫權稱帝后,曾立長子孫登為太子,孫登處理政務謹慎得體,禮賢下士,頗為孫權所喜愛,然而這位優秀的繼承人在三十三歲就英年早逝了,孫權獲悉震驚悲惋,悲痛不能抑制,這時候的孫權已經五十九歲了,老來喪子,白髮人送黑髮人,而且又是他最為喜愛的太子,這對他大打擊無疑是毀滅性的,也是他之後一系列昏聵舉措的誘因。
之後孫權立第三子孫和為太子,而孫和又與魯王孫霸之間因儲君問題產生了極大的矛盾,導致朝中分為兩派,孫權發覺後,直接廢了太子孫和,賜死了孫霸,又改立孫亮為太子。後來孫亮主吳國之後,因為能力不行,淪為權臣的傀儡,東吳也因此一蹶不振。
孫權晚年性情大變,與他早年的重情重義,忍辱負重相差甚異,除了逼死陸遜,賜死兒子孫霸,幽禁孫和,他還族誅苦諫大臣朱據,陳正,以結黨營私罪殺掉吳安,孫琦等人。以致於後期和魏國打仗的時候,文無良臣,武無良將。
其實孫權的這種情況並不少見,也是歷史的一個怪圈,但凡明君聖君在前期都是雄才大略,勵精圖治,而到了晚年由於年老精力衰弱,再加上群臣長期奉承,往往志得意滿,不再專注於治理天下,比如漢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康熙等基本都是如此。而孫權除了這些因素之外,還有個原因就是他已經從年輕時的創業之君變成了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變得嗜殺猜忌也是為了剷除江東大型宗族,為幼子以後的統治道路清除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