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夷陵之戰孫權為何不趁機攻打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孫權當然有趁機吞併蜀漢這個野心,不過他心裡非常清楚自己沒那個實力。
首先,夷陵之戰劉備雖然損失慘重,但防守西川的實力還是有的,孫權想拿下蜀漢並非易事。
夷陵之戰劉備雖然損失了5萬多人馬,還失去了馬良、馮習、張南等許多文臣猛將,但蜀漢只是喪失了進攻能力。因為諸葛亮、趙雲、魏延、王平、馬岱等人尚在,再加上駐紮在永安的部隊,劉備還是有實力把守西川入口的。
這並不是空口無憑。即便是蜀漢滅亡時,鎮守永安的羅憲只用幾千人馬就拖住東吳陸抗數萬大軍半年之久,何況現在劉備、諸葛亮、趙雲、魏延等人還在世,孫權想一口氣吃掉蜀漢談何容易。
所以孫權得知劉備停留在白帝城後,趕忙派使者前來請和,因為他知道蜀漢的威脅基本已經解除,再繼續和劉備保持敵對關係是不明智的,他需要防備最大的敵人——曹魏。
其次,曹魏在北方虎視眈眈,等吳蜀兩敗俱傷坐收漁利,孫權必須要防備曹魏偷襲。
夷陵之戰前三國鼎立局面已經形成,佔據中原的曹魏實力最強盛,東吳和蜀漢要想存活,聯合抗曹是唯一出路。
而曹魏一直把孫權作為主要進攻目標。曹丕稱帝之初,就發兵征討孫權,孫權以退為進稱臣求和,暫時穩住了曹丕。夷陵之戰前,曹丕甚至要求孫權把兒子送到洛陽當人質,並陳兵長江沿岸,靜觀時局。
所以孫權一直在擔心曹魏,夷陵之戰獲勝後,孫權就馬不停蹄地將軍隊調回長江防備曹魏。曹丕看到孫權有了準備,便打消了進攻的念頭。
如果孫權此時繼續進攻劉備,那麼曹丕必定偷襲東吳後方,到時候孫權會陷入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