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有著胸懷天下的雄心壯志 最後為何沒有能一統天下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孫權有著胸懷天下的雄心壯志 最後為何沒有能一統天下

很多人都不瞭解東吳不進取中原的事情,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由於受《三國演義》的影響,我們對東吳比較漠視。而且再加上羅貫中以蜀漢為正統,對東吳破壞孫劉聯盟,偷襲荊州的做法十分厭惡,更是加深了對東吳的反感。在《三國演義》中,大大降低了東吳將領的能力,以至於我們想起東吳的將領,竟然沒有幾個能拿出手的。我們對東吳的君主孫權的印象,就是偏安江東一隅,只求自保。可是,在歷史上真的是這樣的嗎?

如果公平的看待三國時期的歷史,我們就會發現,東吳是三個國家中比較活躍的國家。可以說,東吳的舉動,決定著三國的走向。三國時期三大戰役,光東吳就打了兩個。而且,東吳是三國中最後滅亡的國家,這些表現就說明了,東吳和孫權並不是羅貫中所刻畫的那樣。

東吳傳到孫權手中的時候,已經歷經了三世,孫堅和孫策為孫權打下了基礎。在江東,孫氏佔有了一塊比較穩固的地盤,孫堅和孫策還給孫權留下了一支英勇善戰的軍隊和一批文武群臣,這讓孫權有了爭奪天下的資本。

在這個時候的孫權是胸懷壯志的。他和魯肅進行了著名的《榻上問策》。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

肅對曰:「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魯肅提出的這個戰略方案成為孫權日後的行動指南。在孫權的一生中,一直是在實行著這個方案。孫權不甘成為一方割據的諸侯,而是懷有一統天下的志向。在此之後,孫權剿除了黃祖,進取荊州。在這個時候,發生了曹操南下荊州的戰事。

在隨之而來的不利形勢下,孫權表現出了他英雄無畏的一面。他面對曹操大兵壓境,面對曹操的威脅恫嚇,面對大部分部下要求投降的局面,毅然選擇了戰爭。經過赤壁之戰,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在此之後,為了實現下一步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的戰略步驟時,孫權和劉備發生了劇烈的衝突。這是因為這個戰略步驟和劉備諸葛亮的《隆中對》發生了衝突。劉備諸葛亮也需要荊州作為兵出宛洛的戰役出發地和後勤基地。為了荊州的歸屬,雙方終於兵戎相見。

孫權利用關羽出兵襄樊的時機,派兵偷襲佔領了荊州,擒殺掉關羽。在接下來的夷陵之戰中,孫權的東吳軍隊打敗了劉備親自率領的蜀漢軍隊。但是,這一場兩敗俱傷的戰役,使得東吳也失去了奪取天下的能力。

在隨後的歲月裡,東吳雖然和蜀漢重新盟好,多次發動對曹魏的進攻。可是由於戰略失敗,也沒有能夠取得成功。不過,我們看這一段歷史,雖然諸葛亮在蜀漢發動了五次北伐,可是曹魏的主力一直是放在江淮一線的。對蜀漢,曹魏只是採取戰略守勢,並不與之決戰。而在江淮一線,曹魏和東吳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爭奪戰,雙方血流成河。可見,曹魏是一直把東吳作為主要對手看待的。

不過,雖然孫權領導下的東吳為統一天下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可是最後也沒有能夠實現自己的願望,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戰略上發生了重大的錯誤。

在爭奪天下的過程中,孫權有過正確的決策,可也有著錯誤的決策。正確的決策使得孫權的事業得到發展,而錯誤的決策使得孫權的事業遭受挫折。

在當時曹魏一家獨大,孫權和劉備兩家弱小的情況下,孫權和劉備兩家聯合,攻抗曹操是最基本的正確戰略。只有這樣,才能有可能打敗曹操,發展自己的勢力。

這樣,劉備是自己的盟友,曹操是自己的敵人,是一個戰略上基本的判斷。孫劉聯盟是保證這個方針的基礎。在孫劉聯盟團結緊密的時期,曹操接連遭受了赤壁之戰、漢中之戰的挫敗,孫劉聯盟的勢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但是,孫權在心裡對這個戰略認識是模糊的。他在內心,不但把曹操作為自己的敵人,連劉備也是他心裡潛在的敵人。這樣,孫權在對抗曹操的時候,也時刻對劉備的實力增長感到不安。在這種心理的支使下,為了自身的戰略安全,孫權對荊州的佔有慾望不可遏制。他在關羽取勝的情況下,終於走出了戰略上最錯誤的一步,撕毀孫劉聯盟,奪取荊州。

雖然孫權奪取了荊州,暫時保證了自身的戰略安全。但是,這樣一來,兩個弱國相互廝殺,越發削弱。這使得曹魏坐得漁翁之利,東吳和蜀漢都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二、孫權本人的能力缺陷。

孫權能夠在戰略上走出錯誤的一步,和他的性格是有直接關係的。當年他的哥哥孫策準備出兵中原,在出兵前被許貢的刺客所傷。在去世前傳位給孫權的時候,對兩人的才幹專長有過一個評價。那就是: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這個對孫權能力的評價是比較公允的。孫權的能力在任用賢能,建設一個團結的團隊上,而不是在戰場拚殺上。我們可以看到,孫權指揮的戰役很少有能夠打勝的。尤其是在合肥逍遙津一戰,孫權指揮的十萬人馬,竟然敗在張遼八千曹軍手中。孫權還被張遼嚇破了膽,不敢再輕易對戰張遼。

不過孫權雖然自己的軍事能力不行,但是他能夠提拔任用擁有卓越軍事能力的將領來為東吳效力。他先後提拔了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人,這些人分別取得了赤壁之戰、湘水之爭、奇襲荊州、夷陵之戰等戰役的勝利,使得東吳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東吳從偏安江東一隅發展到佔據整個江南的龐大勢力。

但是,也是由於孫權內心的自保心理太重,相對的進取精神不足。這使得孫權的發展受到了制約。孫權的進取精神,需要部下的推動才能運轉。

在周瑜任都督的時候,孫權有周瑜的支持,擁有十足的進取精神。他不但想要佔據江南,還想去奪取西川。在周瑜去世後,孫權十分傷心,說周瑜一死,自己的帝王之路就艱難了。

到了魯肅任都督的時期,孫權依然在魯肅的推動下向著帝王之路邁進。他將荊州借給劉備,集中兵力在淮南發動攻勢,一時間也是打得有聲有色。以至於曹操看到孫權的軍隊嚴整,士氣高昂,不自覺的說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話語來。

但是,到了呂蒙的時代,呂蒙拋棄了魯肅的進取戰略,轉而迎合孫權的保守戰略。為了自保,呂蒙不惜破壞孫劉聯盟,偷襲荊州。從此,東吳徹底失去了奪取天下的機會。

呂蒙死後,陸遜雖然才能出眾,還取得了夷陵之戰的勝利,多次挫敗曹魏的進攻。可是,已經無力扭轉當時的戰略形勢,東吳只能自保為上了。這一切,都和孫權的能力缺陷有關,他的主觀意願造成了東吳防禦保守戰略的形成。

三、魏、吳雙方實力的巨大差距。

最後一個原因,是曹魏和東吳之間巨大的實力差距,這是直接造成孫權無力統一天下原因。但是,這個原因不怨別人,這是孫權的錯誤的戰略造成的。

孫權在實施《榻上問對》之策的時候,只是機械的執行這一方案,不知道變通。在周瑜的時候,東吳佔據了整個長江一線,而劉備則在荊州的江南四郡發展勢力。這使得東吳獨立承擔著對曹作戰任務,劉備則坐收漁利。不過,這個時候周瑜尚在,他用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支撐著東吳的半壁江山。

周瑜死後,到了魯肅的時期,魯肅用自己卓越的戰略眼光,勸孫權將荊州借給了劉備。這樣,劉備就承擔了一半長江防線的防務,孫權可以最大程度的集中自己的兵力,發展自己的勢力。在這段時間裡,孫權分別向北向南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是,孫權一直對荊州念念不忘。他一直想將荊州收歸自己才能放心。就這樣,他在魯肅死後,聽取呂蒙的建議,襲取了荊州。可是,這樣一來,東吳的戰略形勢極端惡化了。雖然在後來夷陵之戰中,陸遜打敗了劉備,暫時解除了蜀漢的威脅,可是東吳已經無力向北發展了。

這是因為,東吳自己把原來的劉備的荊州盟軍消滅了,同時還接管了荊州的防線。這拉長的防線,使得東吳必須把積攢的機動兵力填充進去。在夷陵之戰中,東吳雖然取得了勝利,可是自己也付出了不下萬人的損失。

在東吳實力減弱,防務增加的同時,曹魏也解除了蜀漢的威脅。蜀漢雖然在諸葛亮的整頓下,恢復了一部分戰鬥力。可是,由於實力懸殊,對曹魏形成不了太大的威脅。這樣,曹魏就將主力調到中原與東吳作戰。

東吳和曹魏的實力對比本已經不利,再加上東吳缺馬,沒有與曹魏相抗的騎兵,軍事實力相差更加懸殊。即便是孫權想要進取中原,也根本不可能了。

結語:

孫權是有進取精神的君主,他領導下的東吳始終不向任何勢力屈服,這種精神也支撐著他們成為三國最後滅亡的國家。但是,孫權自身性格又有著保守的一面,這使得他總是不由自主的以自保為己任。

正是有著這種思想,左右了孫權的戰略方針。孫權總是在進取和保守中搖擺。在周瑜和魯肅時期,他還保有進取精神。可是當他們一死,在呂蒙的支持下,孫權又趨於保守。最後在為了自保,孫權不惜撕毀孫劉聯盟,襲取荊州。

這使得孫權的東吳和劉備的蜀漢發生了兩敗俱傷的夷陵之戰。在此之後,孫權的東吳與曹魏之間的實力對比更加懸殊。孫權即便是有進取之心,也沒有進取之力了。同樣的,東吳也再也沒有奪取天下的機會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