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多次北伐,他的戰爭開支是怎麼來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多次北伐,他的戰爭開支是怎麼來的?

蜀漢是三國時期政權,蜀漢鼎盛時期佔據荊州、益州,在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之戰後國力受損,後又經諸葛亮治蜀國力恢復,又迫使南中地區屈服,從中獲取了大量的物資、人口、裝備以及礦產等天然資源,國力再度強盛。軍事上蜀漢也常常佔據主動,但後期逐漸走向衰落,最終被司馬家族掌控的曹魏所滅。

孫子兵法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戰爭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是一件及其危險的事情,考驗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政治、經濟、人口等基礎要素都是需要考量的。蜀漢雖然佔據著天府之國益州,但是人口不超過百萬,可謂國小民疲。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蜀國依然傭兵十萬,常年向魏國進行北伐。不以成敗而論,光是能夠以如此實力支撐如此眾多的北伐,本身就是一個不小的奇跡。那麼蜀國是如何做到的,或者說諸葛亮是如何做到的?

蜀國基本情況

《晉書·地理志》記載:「其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這就是劉禪繼位之初的蜀國現狀,人口不過90萬。而到了蜀國滅亡時,根據後主傳記載,人口94萬,士兵10萬2千,另外還有4萬吏員。有學者指出,蜀國末年實際人口當不止這些,少數名族、地主階層管理下的民眾當不在少數。但是無論如何,蜀國的管理者們必須在這樣的情況下調控經濟,進行北伐。這也就意味著,蜀國大概6-7個人中就有一人需要國家負擔。

而這一軍民占比顯然是不合理的,在小農經濟時代,超過10:1的軍民占比將嚴重影響到國家經濟的運行,不說耗費巨大的北伐,就是駐守邊關恐怕也沒有幾個封建國家能夠支撐如此多年。蜀國既沒有因為這樣的軍民占比導致國庫入不敷出,也沒有導致民眾怨聲載道。反而在蜀國滅亡之後,民眾仍然感念武侯功績。蜀國到底是如何在如此情況下保證了戰爭時期的巨大開支?

蜀國是如何解決軍費問題的?

鹽鐵專營

古時對於鹽、鐵基本都是採取官營,而在東漢末年則罷官營,令民煮鑄。其結果是嚴重減少了國家收入。諸葛亮恢復鹽鐵專賣,設置司鹽校尉、司金中郎將和鹽府校尉專門管理鹽鐵生產銷售,發展鹽鐵事業,以資國用。為此蜀國設立鹽府校尉、司鹽校尉、司金中郎將軍等職務,並通過這些機構管理蜀漢的鹽鐵生產銷售以補充軍費。從司鹽校尉的王連的過往可以看到鹽鐵及貿易對蜀國的重要性。

《三國誌-王連傳》記載:較鹽鐵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國用,於是簡取良才以為官屬,若呂乂、杜祺、劉幹等,終皆至大官,自連所拔也。遷蜀郡太守、興業將軍,領鹽府如故。王連及其提拔之屬官呂乂、杜祺、劉幹等人都因為經營鹽鐵得到加官進爵,王連更是因此出任蜀郡太守,興業將軍,同時繼續管著鹽府一事。要知道當時蜀國一共只有22郡,從這樣的提拔可以看出對王連的重視,同樣也可以看出鹽鐵之利對於蜀國的重要性。而在建興元年,王連又拜屯騎校尉,領丞相長史,封平陽亭侯。

蜀錦的生產銷售

蜀錦是益州地區的特產,因它質高物美而聞名天下。孫吳地區尚沒有織錦業,曹魏中原地區雖有織錦業,但遠不能滿足需要。「故三國時,魏則佈於蜀,吳亦資西道。」魏吳兩國都向蜀漢購買大量蜀錦。由於國際市場需要量大,諸葛亮決定用蜀錦來換取自己所必需的各種物資,這樣可達一舉兩得之效,一來百姓得到實惠,二來為政府開闢財源,增加了收入,從而支持龐大的軍費開支。

諸葛亮說:「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唯仰錦耳。另一方面,為了抓好這一特產的經營管理,諸葛亮設置專職錦官,負責組織官營機戶及管理蜀錦的生產、運輸與銷售等事宜,同時也間接管理民營織錦者,徵收他們上交的賦稅。直到蜀國滅亡時,府庫裡仍有「錦綺彩絹各二十萬匹」。通過蜀錦貿易為蜀國帶來了巨大的財政收入。當然,蜀國的貿易不僅僅限於蜀錦,但卻是以蜀錦為代表,這些貿易是蜀國軍費的主要來源之一。

南中平叛的對於北伐的經濟意義

公元223年劉備病死白帝城後,益州豪族雍闓,牂牁太守朱褒、越嶲蠻王高定先後叛亂,南中豪族孟獲也參與到其中,當時蜀軍夷陵之戰新敗,北有曹魏威脅,東有新仇孫吳,加之損兵折將,諸葛亮對南中叛亂採取的是招撫的措施,只是並沒有什麼用。直到兩年之後,諸葛亮完成了東聯孫吳、北拒曹操的戰略佈局,軍隊也訓練完畢,這才一鼓作氣平定了此次叛亂。這次事件事件從表面上看是平息了叛亂,然而實際上有著很多經濟方面的考慮,對於蜀國之後的北伐產生了很深的影響。

在兩年的準備期中,諸葛亮曾經準備親自征伐,但是王連卻多次上諫道:此不毛之地,疫癘之鄉,不宜以一國之望,冒險而行。在王連看來,只要能牢牢掌控鹽鐵政策就沒有開拓新的財源的必要,雖說南蠻發生了叛亂,但就其重要性而言,也不足以令諸葛亮冒著患風土病等危險親赴前線鎮壓。但建興二年王連死後,第二年就開始了南征。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劉備的服喪期已過,另一方面,王連這一才華出眾的官僚的去世導致益州的鹽鐵進行得並不順利,因此向南蠻開拓創造新的財源也就轉為必要了。

南蠻是鹽、鐵、耕牛、軍馬、金、銀、犀皮等物資的寶庫,在平定南蠻之後,這些物資極大的補充了蜀國的經濟實力。原有的鹽鐵之利不必多說,加上金、銀的產出,這對於蜀國的財政收入是很大的補充。再者南方馬雖然體型矮小,不適合作戰,不過作為因為吃苦耐勞,作為戰時的後勤運輸還是非常合適。

南蠻地區所產出的耕牛則是田間勞作不可替代的勞動力,對於蜀國種植糧食有著不小的幫助。另外,由於貴重品等通過西南絲綢之路流入南蠻,因此蜀漢也可以將這些物資也納入其管理之下,從中獲取利益。這無疑減弱了益州在北伐時受到的經濟壓力,同時也使得益州系大臣變得不再那麼反對北伐。

漢中爭奪戰的對北伐的經濟意義

漢中之戰始於公元217年,結束於公元219年,通過近兩年的征戰,蜀漢得到了這片益州門戶之地,令自己可以向北威脅曹魏的雍、涼二州。這也是蜀國在失去荊州之後唯一可以對曹魏產生威脅的區域。除了戰略地位,其實漢中在蜀國北伐的經濟以及後勤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劉備死後,諸葛亮佔領南中之地,再通過數年的勵精圖治已經使得蜀漢「兵甲充足」,「民殷國富」,劉備時代出現的經濟困難和嚴峻的政治形勢問題已得到徹底的解決。在這種背景下,諸葛亮率領三軍進駐漢中,準備開始北伐。而在真正開始北伐前,諸葛亮在漢中之地用了近一年時間進行備戰,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安排大軍進行屯田。

按理說既然益州被稱為天府之國,在糧食生產上實現對前線的供給並不是太過困難的事情。但是俗話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從蜀都成都到達漢中前線遠隔千里,中間要翻越大巴山,道險運艱,即使徒手行走也十分辛苦,更何況運糧往前線?遇到惡劣天氣等特殊情況,糧食更是供應不上。再加上運輸途中的損耗和耽誤的人力,與其從益州往漢中運送軍糧,還不如在漢中就地屯田,屯田也是實現自我保障的一種重要補充手段。運糧不繼在前四次北伐戰爭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並影響了戰爭的進程就是最好的例證。為確保軍糧供應萬無一失,除從益州運糧外,在漢中就地屯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當初蜀國雖然取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但得到的近乎是一座空城,漢中地區絕大部分人口都被曹魏遷走,這就導致了漢中有著大量的無主田地。同時,漢中自古就是一個產糧區,自然條件十分優越。這些都為諸葛亮在漢中之地屯田提供了先決條件。作為蜀漢北伐的大本營,常年駐守著數萬士兵,如果加上軍屬、當地民眾以及從北方擄掠過來的人口,漢中之地屯田人數可超十萬之眾,即便是戰時也能留下數萬人口進行屯田。並且為了對屯田進行統一管理,提高效率,諸葛亮在漢中設有督農官,由楊敏等人擔任。

而從效果上來看,漢中的屯田確實為蜀國的北伐保證了糧草供應。漢中的屯田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諸葛亮多次北伐之間逐步進行完善的。在前4次北伐之時,漢中屯田尚未完全成熟,加之北伐道路崎嶇,運輸困難。最終這4次北伐都是以糧草不濟而宣告退兵。而在第五次北伐之時,蜀漢大軍從公元234年4月到諸葛亮病逝的8月,半年時間都未曾缺糧,這也就很好的反應了漢中屯田所取得的效果。而之後姜維多次北伐也基本沿用了漢中屯田這一策略,來保證軍隊的糧食供應。

蜀國地小民少,卻維持著三國中最高的軍民比例,於此同時還不斷的對曹魏進行北伐。最然他們有著天府之國益州這樣生產糧食的地方,但並不足以維持龐大的軍費與軍糧的開銷。雖說益州的鹽鐵之利與蜀錦等貿易產生的收入能夠很大程度上彌補軍費的支出,但是南中一戰所獲得的經濟利益才是真正解決蜀國軍費支出的根本。在之後的北伐中,益州與南中之地成為了蜀國戰爭的大後方。

而漢中之地的屯田,解決了從遙遠的成都進行運量的問題,令漢中成為了蜀國北伐真正的大本營,保證了蜀國持續北伐所需要的龐大糧食需求。由此可見,南中與漢中兩戰對於蜀國北伐有著獨特的經濟意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