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好不容易降服的孟獲,為何之後卻很少出場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好不容易降服的孟獲,為何之後卻很少出場呢?

蜀漢即將滅亡之時,孟獲等南方部落為何不帶兵來解圍?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蜀漢將滅之時,孟獲等南方部落不能帶兵來救,說明了蜀漢對南中治理的成功。

孟獲不做大哥好多年了

孟獲生卒年不詳,我們無法知道蜀漢滅亡時孟獲還在不在世,但是,即便他在世,他也已不做大哥好多年了。

諸葛亮南征,打服了孟獲,孟獲表示:南人不復反矣。

諸葛亮是個明白人,口頭承諾這玩意,一般是靠不住的,等他大軍撤離,天高皇帝遠的,什麼都說不準。

諸葛亮也很「感動」:既然你們這麼有誠意,留在這裡太屈才了,不如和我們一起去成都享福。於是,建寧、朱提的南中大姓,紛紛一起調到了蜀中做官。所以,孟獲早已不做大哥好多年了,他早已經是一個標準的在京退休老幹部了。

能戰之兵早就被抽走了!

諸葛亮知道:南中偏僻、其民善戰好鬥,即使孟獲這些意見領袖走了,也是不穩定的。

要解決南中造反的問題,發展才是硬道理。

只有讓南中子弟獲得充分的「就業」機會,可以過上比造反更好的日子,才能解決問題。

諸葛亮採取了兩個方法:

1、鼓勵大姓富豪聘請少數民族「惡夷」做部曲

這樣,這些少數民族子弟跟著大戶有吃有喝,自然就不會造反了;

2、征發南中勁卒

諸葛亮把南中的青羌中能戰之士調入蜀軍,一起北伐。這,就是赫赫有名的「無當飛軍」。

為了方便管理,也為了解決勇士的後顧之憂,諸葛亮乾脆把青羌萬餘戶遷移到了蜀地。

如此,南中勇士獲得了立功致富的機會,自然造反的少了。蜀漢,也多了一支能戰之軍。

雙贏。

不想好好過日子的,也已經造反了

諸葛亮尚無力大力發展南中經濟,南中落後的狀況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造反依然免不了的。

所以,南中地區,一直斷斷續續有一些造反。

被諸葛亮稱為「精通軍事」的向寵,就是在鎮壓南方少數民族造反時犧牲的。

此外,霍弋也曾多次鎮壓少數民族造反。

如此,親近蜀漢的勇士,多已加入蜀軍北伐序列,不親近蜀漢的勇士,多已經造反了。能指望去救蜀漢的兄弟不多了。

被錯過的續命機會

即便如此,南中依然曾有兩次機會給蜀漢續命。

第一次,魏攻蜀時,南中領建寧太守霍弋曾主動提出帶兵北上,包圍成都。

可是,後主表示:我們這裡防禦部署得很好,你們不必來了。

確實,誰能想到諸葛瞻大軍敗得那麼快。

第二次,蜀國在最後一次討論中,曾提出過:去南中。

不過,後主再次拒絕,果斷出降。當時,即使後主真的退到南中,也只能稍微延續一下蜀漢國祚而已。漢中、西川都沒守住,依靠南中之地,想要抗拒天兵,沒什麼機會。

總的來說,當時南中少數民族不能救援蜀漢,說明了蜀漢治理的成功。

假如這些少數民族的軍力救蜀國,那他們就有實力在早些時候威脅蜀國。因此,蜀漢要想獲得穩定的後方,就必須充分削弱南中地區的少數民族軍事力量。

蜀漢通過成功的治理,已經充分動員了南中的戰爭潛力、削弱了當地的軍事力量。到蜀漢將亡之時,再指望南中少數民族救命,癡人說夢而已!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