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多次給司馬家族添麻煩,為何東晉時被封為武興王?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多次給司馬家族添麻煩,為何東晉時被封為武興王?

提起三國的歷史,諸葛亮是一個無法避開的人物,因為《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讓諸葛亮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他在劉備的手下主張聯吳抗曹,為蜀漢實現天下三分立下了汗馬功勞,之後劉備去世,他又平定南中,六出祁山出師北伐,一首《出師表》更是記錄了他對蜀漢的鞠躬盡瘁。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在蜀漢最高官職是蜀漢丞相,同時他還兼任了益州牧和司隸校尉。在蜀漢的後期,荊州丟失,蜀漢的領土只有益州再加上漢中,所以諸葛亮在蜀漢可以說集大權於一身,不論是官職和軍權都達到了巔峰。

然而不管是丞相還是益州牧只都是職位上的,但是在爵位上,諸葛亮最高的身份卻不是蜀漢給的,而是他的死對頭司馬家族給的。在蜀漢時期,諸葛亮最高的爵位是武鄉侯,一個鄉侯甚至比不上魏延南鄭侯的爵位高。但是司馬家族建立的東晉王朝卻封他為武興王。

在千百年來,很多人極為不解,諸葛亮六出祁山,多次給司馬懿家族添麻煩,在上方谷一戰中還險些讓司馬懿,司馬昭和司馬師全部玩完,原本是生死仇敵為何反倒要封諸葛亮為王呢?

有的人就猜測說:「諸葛亮是內鬥內行,外斗外行」,諸葛亮多次發動北伐,不是為了攻擊曹魏一統中原,而是為了奪取兩個人的權利,最終諸葛亮贏了,成功的剷除了這兩個人,最終加速了蜀漢的滅亡,間接的幫助了司馬家族,所以才封諸葛亮為武興王的,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看下諸葛亮想奪權的兩個人是誰?

第一位李嚴,三國時期蜀漢重臣,與諸葛亮同為托孤大臣。兩人一正一副。但剛開始諸葛亮只是位居丞相掌握政權,而李嚴還擔任了中護軍,總管內外軍事。有人甚至說李嚴就是劉備留下平衡諸葛亮權力的。

諸葛亮每次發動北伐都只帶一兩個月的糧草,而讓李嚴負責鎮守後方和糧草的供應,期間還讓李嚴離開江州來漢中駐防,這樣不僅能讓李嚴離開自己的老巢,還能讓李嚴與漢中太守魏延產生嫌隙,可李嚴識破諸葛亮的計謀死活不去,最終諸葛亮找了個由頭說李嚴糧草督辦不力,成功的將李嚴免職。

第二位魏延,魏延在三國時期是蜀漢不可多得的一位統帥,深受劉備的器重。曾經劉備甚至捨棄張飛,任命魏延為漢中太守。可以說劉備是魏延的伯樂。而相反諸葛亮初次見魏延就說他天生反骨,要斬殺魏延,雖然這是諸葛亮的威逼利誘的計謀,但從一開始魏延和諸葛亮的關係就不怎麼樣。

後來諸葛亮以丞相的名義多次出師北伐,漢中成為了必經之地,魏延這位封疆大吏自然也得跟隨諸葛亮左右,聽從他的調遣。後來諸葛亮多次拒絕魏延提出的計謀,但是蜀漢後期有沒有得力的大將,所以諸葛亮又愛又恨,所以直到他感覺自己要病逝時,怕自己班底無人能控制魏延才決定痛下受手,臨死安排與魏延不和的楊儀為總指揮,最終被潛伏在魏延身邊的馬岱手起刀落,結果了魏延。

這就是很多人猜測司馬家族封諸葛亮為王的原因,認為諸葛亮為獲取更大的權利,除掉了劉備扶持的力量,最終加劇了蜀漢的動亂,加速了蜀漢的滅亡,間接的為司馬家族一統三國提供了條件。

然而筆者並不這樣認為,諸葛亮也許是有點渴望權力,但他同樣是一位傳統的讀書人,有著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當初劉備被人勸諫稱王時,因為漢獻帝劉協在位,諸葛亮明知劉備不高興也敢於勸諫,在劉備死後更是事無鉅細,鞠躬盡瘁堪稱一代勞模。

諸葛亮只是一個想表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恢復大漢王朝,實現自身價值名垂千古而已,至於東晉為何要追封曾經的敵人諸葛亮為武興王,真正的原因只有兩個字「宣傳」,每個統治者為了王朝的安定都宣揚忠君思想,即便是曾經的敵人也沒有關係,何況諸葛亮已經去世,加封也只是一個名頭而已。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