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劉備只是龐統入吳求官不成的替代品?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揭秘:劉備只是龐統入吳求官不成的替代品?

龐統不像諸葛亮,從一開始就追隨劉備。龐統選擇君主的時候,第一人選是孫權。當曹孫劉三家爭霸的時候,龐統主動投靠了身在荊州的周瑜,幫助周瑜出謀劃策。本來想借助周瑜的推薦,在東吳大展拳腳。不了周瑜一命嗚呼,空費了許多功夫。龐統對東吳並未絕望,他借助護送周瑜靈柩到東吳,曾經面見孫權。雖然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但是這次出仕,明顯以失敗告終。

當龐統到達東吳的時候,花了很多精力結交東吳名士,以抬高自己的身價。可最終努力付之東流。當龐統獲得大名,卻鎩羽而歸的時候,心情當何等低落。龐統決意離開東吳,東吳的許多名士在昌門機會,為龐統送行,大家對龐統品評人物獨到的眼光,讚歎不已。雖然龐統出仕不成,但是東吳一行,讓龐統的名氣更大了,出仕的資本更高了。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龐統面見劉備,希望劉備能給自己一個合理的位置。龐統沒想到,劉備竟然把自己遠遠發配到耒陽,做個小小縣令。龐統東吳之行,在常人看來或許是載譽歸來,可是在劉備看來,卻可能很不爽。

為什麼?首先,劉備會覺得自己只是龐統出仕東吳不成的替代品。沒有誰願意成為別人的替代品。當時,孫權雖然已經擁有江東六郡,並且奪取了荊州的江夏、江陵等地區,可他劉備也並非當日四處逃亡的新野縣令。劉備已經擁有了荊南四郡。尤為重要的是,在劉備取得荊南的時候,整個荊州士林,紛紛來投劉備,唯獨劉巴和龐統唱反調,一個遠走越南,堅持信奉曹操為明主;一個向東入吳,捨近求遠只認孫權為賢君。這樣的龐統怎麼不讓劉備看得鬧心。

若是龐統成功留在東吳,劉備無可奈何,自然作罷。可龐統入吳不成,竟然回頭找劉備,此時劉備當然要挫挫龐統銳氣,讓龐統明白並非什麼人都可以擺架子拿俏。當然,劉備對龐統的打擊,還算是適可而止。當龐統在耒陽縣整天借酒澆愁滿懷牢騷的時候,劉備毫不留情的將其罷官。不過,當東吳魯肅寫信來告知劉備「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說龐統並非是治理一個小縣的人才,那應當處在一個州的政治中心,充當最重要的屬官治中、別駕一樣的職務,那才能充分展現龐統千里馬的風采。後來,諸葛亮也告訴劉備,龐統有才,別錯過了。

其實,劉備怎麼不知道龐統有才,多年前就知道龐統的大名了。於是,當有兩位賢士求情時,劉備就坡下驢,原諒了龐統,並且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誠懇的邀請龐統來談話,對龐統的信任親近僅次於諸葛亮。龐統經過劉備這一番敲打,自然也領悟了劉備的用意,從此專心一意,追隨劉備,為之效命。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