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會推薦將琬,在他死後接班當丞相?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為何會推薦將琬,在他死後接班當丞相?

為什麼諸葛亮推薦將琬在他死後接班當丞相,而不是讓姜維接班?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首先要確定的一點那就是現實的歷史並不是演義或者說遊戲裡的那樣,按照個人的喜好或者所謂的各種能力來進行排階的,在中國更主要的還是「論資排輩」。所以從這方面來說,蔣琬是朝中的元老,而姜維來說當時也就是一個年輕人,根本沒有接班諸葛亮的資歷與威望。

第二個是能力方面的不同。蔣琬說白了與諸葛亮一樣都是政治家為主,對他們來說政治是自己的「主業」,軍事外交這些是副課,而姜維則有點不一樣,在他的一生中一直都是以軍事為主業的,政治方面只是稍微有所涉獵而已,通俗點說他是一著名將領軍,而蔣琬是一位大臣。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雖然軍人政治出現的次數也不算少,但是一般都是整體環境比較黑暗惡劣的時代,所以這方面來說諸葛亮不可能會選擇姜維作為朝廷繼位人。這就有點如今一個軍區司令突然當總理的概率不是很大一樣。

第三個則涉及到蜀漢政權的成分問題。蜀漢這個政權是少數劉備北方來的大臣與一大部分荊州氏族和益州當地的勢力相結合起來的一個勢力。在劉備死後經過一段時間,北方來得少數人基本不是老死就是退休養老了,所以朝廷就剩下了所謂的荊州派和益州派的勢力劃分,領導者分別是諸葛亮和李嚴。雖然無論是演義還是正史中蜀漢內部都在表面上呈現一種和平的氛圍,但那是表象,實際上蜀漢的內政最大的問題就是荊州派對於益州派的打壓過於嚴重,這從幾點可以看出來,首先掌權者無論是諸葛亮、蔣琬還是後來的費禕,他們都是實打實的荊州派人物,後主時代與劉備時代最大的不同就是徹底放棄了劉備兩派都抓的策略方針,所以荊州派一直壓著益州派,這就給了益州派很大的「怨言」。從一個例子可以看出來,在蜀漢被滅亡後,整個政權從上到下基本沒有經歷過多大的抗爭,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亡國也有大臣的,所以蜀漢政權內部很多人在後期就已經從內部開始不再支持這個政權了,諸葛亮掌權至少能做到公平,但是後來的繼位人則顛覆了很多造成了內部的不穩,即使賢明如諸葛亮都有李嚴父子的鬥爭,何況他人。說了這麼多說白了就是想表達一點,荊州派雖然壓制益州派,但是畢竟在人家地頭上,很多東西需要搞平衡,而姜維雖然是諸葛亮的人,但身份首先是投降過來的,第二他只是一個軍人,從政治來講不屬於任何集團,由他突然接班荊州派老大荊州的人會鬧翻的,由他當國家的領導者則兩派人都會鬧翻的,所以他的位置就只能是一個方面軍的指揮而已。

三國時代如果從政治方面來講,其實無論哪個政權他們都不是一家做主的,都是軍事實力派與地方的氏族豪門一起結合的產物。曹操剷除了四世三公的袁氏,但是還是要與司馬氏相合作;孫權站穩江東的關鍵是當時江東的四大家族的支持;劉備的統治根基是荊州的氏族與益州的豪門。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而姜維作為一個「將軍」出生之人,沒有很強的門第出生,要獲得高位是及其困難的,這是三國及之後兩晉時代一直存在的社會關係。說白了,當將軍你可以靠能力,但是要當實際的老大,那可不是光有能力就夠得,至少你能不能先進圈子再說。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