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諸葛亮真的用過空城計嗎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在明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有著名的「請葛亮大概空城計」一節,令讀者對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有了深刻的印象。但據研究,歷史上,諸葛亮並未曾用過「空城計」。
「諸葛亮大擺空城計」之事最早出自《三國誌·諸葛亮傳》中裴松之注引《蜀記》載郭沖五事。但郭沖五事多為附會,不可信。據《三國誌》諸葛亮此次北伐的時候,曹魏派了兩員大將領兵拒蜀,一個是張邰,另一個是曹真。孔明見街亭敗績,迅速撤回漢中,也並未多做停留。而此時司馬懿是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而諸葛亮所在的西城位於陝西陽平關附近,兩地相隔千里。所以此次諸葛亮和司馬懿沒有引兵交鋒,又何來「空城計」呢?
歷史上,曾有多次使用空城計的事實。一次是公元前666年,楚令尹公子元率軍伐鄭,直逼鄭國國都。鄭國軍力弱,於是都城設空城計,兵藏暗處,另設疑兵。楚以為有詐,不敢進攻。又聽聞齊魯宋三國來救,便想撤軍,但怕鄭軍於後偷襲。便於夜間人銜枚、馬裹蹄而撤軍。營寨不拆,軍旗照舊飄揚,亦設下空城計。
西漢時期,一次飛將軍李廣率領一百名騎兵與數千名匈奴騎兵相遇。匈奴以為李廣的百名騎兵是漢軍誘敵的前鋒,急忙上山擺開陣勢,觀察動靜。李廣跟土兵們說:「我們只有百餘騎離大營有幾十里。如果我們逃跑,匈奴肯會追殺。如果我們按兵不動,敵人肯定會疑心我們有大部隊才敢如此,就絕不敢輕易進攻。」於是全體下馬卸下馬鞍,在草地上休息。匈奴部派了一名軍官出陣觀察形勢。李廣立即上馬,衝過去,一箭射死了那個匈奴軍官。然後又回到原地繼續休息。匈奴部將見此情形,料定附近定有漢軍伏兵。天黑以後,匈奴部將怕遭到漢軍大部隊的突襲,慌忙引兵逃跑。李廣百餘騎得以安全返回大營。
三國時只有東吳大將朱恆與曹操的軍師程昱用過空城計。《三國誌·朱桓傳》記載黃武元年(222年),魏國派遺大司馬曹仁率領步、騎兵數萬進軍東吳的滿況。曹仁大軍已突然殺來。當時濡須僅剩5000人守城,由吳將朱桓主持。朱桓將計就計,偃旗息鼓,顯示兵力薄弱,以此誘騙曹仁前來,另派所部兵將進攻曹軍軍營。曹營被吳軍燒燬,只好撤退。
《三國誌·程昱傳》記載,袁紹在黎陽,欲南下伐曹。當時程昱率700名兵士守衛鄄城,曹操派人通知程昱,要給他增兵2000人。程昱不肯接受,說:「袁紹擁軍十萬之多,自以為所向無敵。見我兵少,一定輕視,不來進攻。如果增加我的兵力,讓袁紹看重,必來進攻。希望不要增兵。」曹操以為然。袁紹聽說程昱兵少,果然不屑於去攻城。曹操對賈詡說:「程昱的膽識比得過孟賁和夏育。」
由此可見,三國時的戰爭中確使用過空城計,但和諸葛亮無關,而且,這兩個空城計都不是疑兵計,而是驕兵計。只是因為《三國演義》採用了《郭沖五事》中的記載,才使「諸葛亮大擺空城計"廣為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