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在劉備集團發揮了什麼作用?做的兩件事情你知道嗎?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三十五至三十六回,發生在第一次新野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曹仁、李典、劉備、徐庶、關羽、張飛和趙雲。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曹操奪取冀州後,率部回到許昌,並有了奪取荊州之意。於是,他派遣曹仁、李典等將領屯兵樊城。曹仁根據部將呂曠、呂翔提供的消息得知劉備在新野招兵買馬,立即命呂曠和呂翔二人率部五千向新野發動進攻。
得知曹軍來犯,剛剛加入劉備集團不久、化名單福的謀士參謀徐庶立即佈置關羽、張飛和趙雲出兵迎戰。在雙方的較量中,趙雲斬殺呂曠,張飛刺死呂翔,曹仁發動的進攻以失敗告終。
得知呂翔、呂曠二人被殺,曹仁大怒,不顧李典的勸阻,帶著二萬五千人馬殺向新野。在兩軍陣前,曹仁擺下「八門金鎖陣」,企圖以陣法擊敗劉備。誰知徐庶對於破解這個陣法頗有研究,派出趙雲入陣廝殺,將此陣攪亂。隨後,劉備率部掩殺,曹軍大敗。
就在此戰結束的當晚,不甘心失敗的曹仁又向劉備營寨發動偷襲。這一計策又被徐庶識破。等曹仁來到營寨附近,只見營寨四周火起。曹仁心知上當,機靈退軍。此時,早已埋伏在周圍的張飛和趙雲等將一起殺出。曹軍猝不及防,傷亡慘重。曹仁下令全軍撤退,企圖撤回樊城。誰知等曹仁等人來到樊城城下時才發現,關羽早已奪取了樊城。無奈之下,曹仁只好帶著殘兵敗將退回許昌。戰鬥結束後,劉備進入樊城,見到了樊城縣令劉泌,將其子劉封收為義子。不過,此舉令關羽非常不滿,認為劉備已有兒子劉禪,若再收義子,日後必將生亂。
小說中描述的這場戰事非常熱鬧,這也是劉備逃到荊州後對曹軍取得的首次勝利。不過,這次的戰事在歷史上卻並未發生過,僅僅是小說作者的虛構而已。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主要有幾點原因。
首先,小說中提到的進犯新野的主將曹仁此時並非駐紮在樊城,而是跟隨曹操參與平定河北之戰。據《三國誌曹仁傳》載,自官渡之戰開始直至曹操遠征烏桓的八年間,曹仁就一直奮戰於河北地區,從未來到樊城。
其次,小說對於這場戰事的描述還出現了一個重大失誤。小說中提到,曹仁是從樊城出兵進攻劉備駐紮的新野,這也真實的歷史當中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新野鄰近曹操佔領的豫州,是荊州的北大門。曹仁若真的要進攻劉備,只能從豫州南下向新野發動進攻。而小說中的描述卻是曹仁佔據樊城並從此地出兵進犯新野。
樊城,是地處荊州腹地,距離荊州州治襄陽僅有一河之隔。自劉表執掌荊州開始,樊城就一直處於劉表的控制之中,從未被曹操或其他割據勢力所佔領。因此,這場在新野和樊城發生的戰事是一件子虛烏有的事件。
至於小說中提到的徐庶這個人物,在《三國誌》中並無個人傳記,其事跡散見於《三國誌》當中,因此也留下了不少的疑問。例如徐庶在劉備陣營發揮的具體作用就是一個巨大的謎團。
按照《三國誌先主傳》的記載,徐庶加入劉備陣營時,劉備的確駐紮在新野。不過,史料在介紹劉備駐紮新野時唯一與曹軍的一次較量——博望坡之戰時,並未提到徐庶。這就出現了兩種可能。首先是當時徐庶尚未加入,又或者徐庶並未在此戰中發揮作用。這至少可以證明一點,徐庶並未在投靠劉備期間發揮過在戰場上的謀謨才能。
那麼,徐庶在投靠劉備陣營後究竟做過哪些事情呢?從史料記載來看,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大家都熟知的推薦了諸葛亮。這一點在《三國誌諸葛亮傳》中有明確的記載。該傳稱,徐庶曾對劉備說過這樣一句話:「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也正是因為這句話,才有了後來劉備的「三顧茅廬」。
徐庶的另外一個事跡大家可能就不太熟悉了。這件事見於《三國誌董和傳》當中。據該傳記載,諸葛亮擔任蜀漢丞相後,曾經發佈過一篇《與群下教》。諸葛亮在該文中提到:「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然人心苦不能盡,惟徐元直處茲不惑,又董幼宰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於十反,來相啟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慇勤,有忠於國,則亮可少過矣。」」
諸葛亮的意思很明顯,自己在投靠劉備之後,徐庶曾經多次開導和教誨諸葛亮,指導諸葛亮如何發揮才能。從這個記載來看,徐庶很可能與諸葛亮加入劉備陣營初期一樣,主要負責的是劉備陣營的後勤事務及參謀工作。這也就意味著在諸葛亮成長的過程中,徐庶也發揮過一定的作用。